青年失业率 15.3%
很久不聊青年失业率这个事了。
但这个数据出来后,还是想跟大家聊聊。
因为这个失业率,和以往还不太一样。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2023年4月青年失业率为20.4%,后续数据直接就不披露了。
现在又发出来了,好些了。
然后大家带着20%+的数字再看现在的失业率,数据好了不少。
但这个统计标准,被美化了。
1月时国家统计局整了个新统计口径,青年失业率后加了不含在校生。
啥意思呢?
之前大四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算失业。
现在大四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因为你还在学校,已经不算失业了。
懂得都懂吧。
1
这个统计口径肯定不合理。
因为没这个道理。
在咱这,应届生找工作都是提前算好的。
差不多进入大四,毕业生的工作就该落实下来了。
春招秋招走下来,你有工作,就是有,没有工作,大概率就很难找到了。
这是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作为工作的供给方,你得等需求方把需求释放出来才能有这个机会。
但这个数据,现在不作数了。
只要你在学校,不管你找没找到工作,就不算失业。
等于是直接忽略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
把数据,再美化了一遍。
效果不能说不好。
去年4月份,青年失业率,冲破20%大关,统计口径一改,青年失业率,刚破15%。
统计口径一改,数据刷的一下就变好了。
才怪。
15.3%的青年失业率,只是对比20%多的失业率要好看不少。
但对应着城镇调查失业率5.3%来看的话,好不上太多。
甚至这个数值,还没有回到19年前的水平。
用直接点的话讲,现在的青年就业情况,要比之前差的太多了。
数据和社会直观感受是挂钩的。
之前大学生毕业,没找到工作,不是个正常的事。
现在大学生毕业,能找到个好工作,是个不太正常的事。
2
青年就业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我们先不说这么多青年在社会闲散着不干活带来的维稳压力,就单说这些青年的未来发展,就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钱跟钱是不一样的。
上点阅历的朋友都清楚一个事。
你二十岁赚到的五万块和你三十岁赚到的五万块,看上去一样,但实际大为不同。
你二十岁有五万块,算是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列,有这个钱,你就有无限的可能,你可以买个电脑搞剪辑,你可以弄个摄影机去拍摄,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但你三十岁有五万块,泯然众人,这个钱不少,但他已经不足以支撑你未来梦想了,你这个钱需要攒下来,应付可能的结婚、家庭、育子需要,你已经被固定死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