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大选又会上演什么“十月惊奇”?
美国大选向来充满戏剧性,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便是所谓的“十月惊奇”。
距离美国大选还有不到40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十月惊奇”。
“十月惊奇”指的是在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个月左右,突如其来的、能够对选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戏剧性,有时甚至会改变选民的投票选择。
“十月惊奇”在美国选举史上出现了多次,几乎每一次都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
当年10月26日,时任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我们相信和平即将来临”,暗示美国即将从越南撤军。此消息立即引发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并大大缓解了民众因长时间卷入越战而产生的厌战情绪。
借此,尼克松也成功赢得了反战选民的支持,确保了他的连任。然而,令人讽刺的是,在赢得连任后不久,尼克松却发起了越战中最大规模的轰炸行动。
2004年总统大选临近时,距离投票日仅剩5天,一段由“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录制的视频被公开。在视频中,本·拉登猛烈抨击了当时的小布什政府,激发了选民对恐怖主义的抵制情绪。由于小布什以反恐著称,这一事件最终帮助他赢得了连任。
再比如2016年,在希拉里·克林顿与唐纳德·特朗普对垒的总统大选中,FBI突然宣布重启对希拉里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处理公务的调查。这一重磅新闻迅速在选战最后阶段掀起波澜,对希拉里的选情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特朗普的胜选。
而到了2020年,“十月惊奇”再度上演。《纽约邮报》在10月14日和15日连续两天爆料,揭露了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的私人生活丑闻以及对拜登父子与乌克兰进行利益交换的指控。这一事件虽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未能阻止拜登最终胜选。
随着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种种迹象表明,“十月惊奇”这一政治操控工具或将再次登场。而这一次,幕后推手似乎浮现出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身影。
最近,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的战争升级,似乎不仅仅是出于地区战略利益的考量,更可能是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战争为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铺路。
据调查显示,以色列与特朗普竞选团队之间早已有所勾连。
回到2016年大选,许多讨论都集中在俄罗斯与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关系上。尽管“通俄门”最终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特朗普与俄罗斯有合作,但另一个背后施加影响的国家却被忽视,那就是以色列。2016年9月25日,特朗普与其女婿贾里德·库什纳在特朗普大厦会见了内塔尼亚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