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周期中的鱼肉(叙利亚篇)
很多朋友知道,我写的美国史叫《寰宇春秋之美国卷·帝国齿轮》。为啥前面加上“寰宇春秋”呢?因为我试图通过立体史观大周期律的逻辑,把整个地球村的轮廓重新勾勒一下。
迄今为止的历史非常的繁琐。注意,我说的是繁琐,不是复杂。我认为历史文化哲学啥的其实很简单,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复杂,是因为繁琐,并不是真的复杂。我认为历史不应该分为东方史与西方史、中国史与外国史、古代史与现代史,而是都遵循共同的规律。
今天我就尝试着用立体史观的逻辑解读一下叙利亚。
论历史,叙利亚非常古老。按照现有的人类文明史,两河流域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所谓的两河流域,主要指伊拉克和叙利亚。所以叙利亚那地方,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奴隶制城邦出现的时间非常早。
按照立体史观的逻辑,国家大致有两种:主干型和枝叶型。所谓主干型,是指能够担负起一个主体文明的国家,比方说担负华夏文明的中国,是真正的主干型国家。叙利亚是典型的枝叶型国家,即跟随着主干型国家摇摆。
叙利亚的历史主要有两条线:
第一条线,现实中的历史变迁,叙利亚不停地被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征服。
工业文明周期之前,所有地跨亚非欧的帝国,如: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都征服过叙利亚。原因很简单,两河流域那块地(新月沃地)太好了,在没有发现石油的时代,堪称中东的聚宝盆。正因为如此沧海桑田的变幻,导致叙利亚有很多种族,包括但不限于喜克索人、胡里安人、埃及人、赫梯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等。这些种族在叙利亚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却始终没有真正融合。所以叙利亚现在四分五裂的局面,其实都是民族没能融合留下的祸患。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因为叙利亚的地缘太好了,地处西亚,濒临地中海,与非洲和欧洲都不是很远。大马士革离非洲的埃及只有六百公里左右,相当于北京到青岛;离欧洲的塞浦路斯更近,所以近代列强也在争夺叙利亚。反映到现实中,就是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甚至欧洲,都在叙利亚布局。
以俄罗斯为例,叙利亚被认为是俄罗斯通往非洲大陆的“南向国际运输走廊”。打着雇佣军旗号的俄军赴非洲执行各种任务,大多需要从叙利亚赫梅米姆、塔尔图斯两个基地中转。这次巴沙尔政权垮台,俄罗斯损失非常大。
以土耳其为例,不论要重现奥斯曼黄粱美梦还是要搞泛突厥主义,都必须摆平叙利亚。所以土耳其背刺叙利亚,激发伊斯兰世界的矛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