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 |《哪吒》:从全家桶到全民桶
“《哪吒2》试图超越
好莱坞传统父子叙事框架,
以更具公摊性的父父子子关系
打造全新英雄故事,
冲破个人主义围堵,
向上接通中国革命牺牲精神。”
原标题:从孤胆英雄到集体奋战 《哪吒2》的时代感情密码
作者:毛尖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来后,我和李陀老师做过一个对谈。在为哪吒兴奋的同时,李陀老师,电影理论家和实践者,当年他和张暖忻合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宣言,第五代的红宝书,也是开启中国电影语言自觉的纲领。
李陀老师对《哪吒》直接发问:为什么哪吒故事的每一次的演化和推进,包括形象设计、情节设置、布局谋篇到主题思想,都那么好莱坞?
在《哪吒》对经典情节和经典人物关系的放弃上,我认同李陀老师,比如说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情节,这是《封神》原著中最惊心动魄又气势夺人的故事,或者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哪吒和孙悟空一起成为最深入人心的中国神怪形象的内核所在。
但2019年的哪吒家庭变得父慈子孝,《封神演义》的天神精气神让渡给了中二不信命,父母变慈,仆人变蠢,老百姓变坏,一个天神故事回推到家庭叙事,这是我六年前最大的不满足。
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有儒家文化的格式牵制;一方面,是当代社会的内缩,家庭成了情感主战场;而在影视业工作流程线上看,确实有美国电影中父子模式的影响。
好莱坞喜欢聚焦父子关系,“王子复仇记”是整个英语影视圈的潜意识,美漫中的父子关系也陈陈相因。票房刚被《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越的《狮子王》,就是典型的王子复仇狮子版。排行榜里的《蜘蛛侠3:英雄无归》中,也包含了父一代和子一代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在今天的超级英雄世界中,父子关系成为建构世界观的主要抓手。
前两年元宇宙红火,元宇宙电影跟着红火,而我们几乎百分百可以看到,一个元宇宙体质影片,就是中二少年玩家,突破父一代控制,最后,年轻一代联合去中心化诸众,包抄父权,获得“革命性”胜利,从初代的《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开始就是如此。
在这样的语境里,超级英雄要突破父子框架,或者说美漫框架,等同于要拆堤坝,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影像的父子更替镜头叠化都非常相似,《狮子王》的多款海报就是此类表达,“等我长大,我站你位。”这个结构非常难打破,除了用《封神演义》中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设定。但这个设定,已经被饺子舍弃。
▲ 《哪吒闹海》剧照:哪吒自刎
饺子舍弃了原著中最锋利恣肆部分,用父母爱作了情节牵引,而且父母爱的表达也相当套路,在《哪吒1》中,李靖决定用换命符扛下哪吒天劫,并叮嘱太乙真人,“别让夫人知晓此事”。《哪吒2》中,饺子用母亲之死来激发哪吒原力。两种情感转折温情脉脉,都是用人道主义替换神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