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第一次绿色革命反思之五:雪上加霜转基因


  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哪些方面过头了呢?那就是在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环境受到了极大危害,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今后几十年间,世界人口将从60亿增至90亿,这样,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成果,就难以继续满足庞大人口对食物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鉴于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发起第二次绿色革命,既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又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那么,第二次绿色革命以什么为武器呢?要在可耕地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前提下,既要克服化肥和杀虫剂对环境和健康的不利影响,又要考虑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可能危害,还要实现粮食增产,这些“苛刻条件”无疑对第二次绿色革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破解这个难题,有人首先想到了转基因技术,试图通过挖掘基因资源,转移有效基因,促进粮食增产。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这一高科技被媒体称为新绿色革命的“最大亮点”。

  现在,科学家可将任何异种基因移入作物中,创造出全新的品种,并使新品种更新时间缩短到传统育种的一半。美国杜邦公司和孟山都(Monsanto)公司、欧洲诺瓦提斯(Novartis)公司等,投入巨资参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美国先锋公司更将玉米的8万个基因序列破译了75%;孟山都公司则试图识别控制其它基因的15%基因,以掌握操纵基因的主要工具。

  在人口最多的中国,转基因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引进动植物基因,特别是外源基因来提高作物产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青睐。于是,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黄矮病冬小麦、转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转基因抗青枯病马铃薯、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等;超级猪,优种牛、羊、猪胚胎分割、移植与性别控制及产业化;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反应器等等,纷纷列入了国家优先发展的计划日程。

  目前,中国科学家已对100多种作物、蔬菜、饲养动物进行了200多种“基因”手术,尤其将主粮水稻、小麦,甚至中草药也要搞转基因,这在全球是史无前例的。在欧盟、澳洲、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乃至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关门的时候,我们却大搞转基因“大跃进”,其中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不能不令人担忧。

  从目前的动向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科学家眼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依旧是围绕着传统的粮食产量。也就是说,他们希冀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来自分子生物学的贡献。实际上,转基因农业是在第一次绿色革命基础上,继续对种子做文章,忽视了生态平衡与土壤改良。更糟糕的是,转基因农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是在化学农业基础上的更加明显的“懒人农业”,是将种子、肥料、除草剂捆绑销售的。如果沿着转基因道路继续前行,不仅无法消除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负面影响,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了,是雪上加霜的做法。试分析如下: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