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4b261a0b881b1750b6d0fe3aed50b479.jpg

  乡村是栽培物种、驯化物种集中分布的地方,同时其野生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这些物种构成了优美的乡村生态,没有这些物种,乡村将失去生机。即使人类非常讨厌的害虫与杂草,也是乡村生态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它们至少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员,或为天敌物种,或给微生物和小动物提供生存机会。遗憾的是,在现代农业模式下,大范围超量使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地膜,乡村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塌方式下降。农田里已经基本没有蚂蚱、斑麻蜥、屎壳郎、蝈蝈、螳螂、蚯蚓、蛇、甚至老鼠等;森林里多种小鸟都看不到了,连刺毛虫、天牛也基本没有了;河流池塘里,难以寻觅青蛙、蟾蜍、沙里趴(一种鲤科鱼类)、泥鳅、鳖,甚至连乡村池塘湿地也直接消失了;村子里见不得飞着的燕子、蜻蜓,墙上很少见到壁虎。野生草本植物中,半夏、毛地黄、米口袋、点地梅等已很少见到它们的踪迹了。

  乡村野生物种消失,罪魁祸首是人类各种有害科技发明。围绕食物链,人造化学物质高达数万种,其中农药、除草剂、地膜、抗生素、转基因技术滥用是造成野生物种消失的最直接原因。为了发展懒人农业,人类发明了化学物质,大量进入农业生态系统,一些来不及适应化学污染的物种,率先消失甚至灭绝。而经过农药等石化物质洗礼的一些害虫与杂草,趁机占领了生态位,变得更难对付。

  蚂蚱对农药是非常敏感的,蝗虫危害几千年,如今蝗灾在农药面前已经溃不成军,转而进攻草原。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让蝗虫这个食草昆虫根本不能够生存下来。小时候最喜欢捕捉一种绿颜色的蚂蚱,雌性的比雄性的个头大,繁殖季节肚子里有很多黄色的卵,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当地人称之“登登山”。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在很多地方根本见不着该物种的踪影。“登登山”喜欢吃洋槐叶子,但是洋槐等树种在农村都非常的少见了,北方多样性的树木几乎变成清一色的杨树。

824c28ba66261870b84e82a134bcbaa5.jpg

  来源:网络

  蛙鸣,是很多人特别的记忆。夏夜的傍晚,燥热难耐辗转反侧时,蛙鸣便成了催眠曲。孩子们更喜欢的是蛙类的小蝌蚪,皮肤黑得发亮,靠一条柔弱的尾巴便能游动。遗憾的是,两栖类皮肤对农药非常敏感,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污染了水体,蝌蚪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农药还夺走了青蛙的食物,那些农田害虫尤其水稻田,原本是青蛙等天敌的食物,农药控制了害虫,蛙类就没有食物。环境污染与食物短缺,造成青蛙在乡间湿地消失。泥鳅生活在底泥里,小虾生活在有挺水植物分布的清水中,这些物种现在已经在北方乡村中很难看到了。小时候,农村蛇特别多,最常见的一个品种叫水蛇,在水里游,孩子们见了很害怕,笔者就曾有误将水蛇当青蛙抓的危险经历。还有一种淡水龟,乡亲们叫它老鳖,以前河里面就有,笔者曾经被它咬过。被老鳖咬住,不能用力甩,越甩就越咬得紧,和手一起放在地上,老鳖就很快松开手自己逃命去了。蜻蜓特别好看,你只需背着它悄悄走近,往往是能捉到的。大人说蜻蜓吃蚊子,就捉到后放进蚊帐里,但从来没有发现蚊子被吃掉,原来是蜻蜓吃蚊子的幼虫——孑孓。“囊萤映雪”的萤火虫,在农药洗礼下,也变得非常稀罕了。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