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童保护志愿者讲述她眼中的农村性教育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恪忞 实习记者 冯松毅):希望不论何时,施暴者只要伸手,就会被捉住。
一
“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很愤怒也很无助!”沈莉(化名)是一位两岁女婴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乡村教师。
近日,看到网上有关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某涉嫌猥亵女童的新闻,沈莉作为在农村推广女童保护近十年的一名志愿者,心中更多的感触是无奈。“我们的力量太微小,如同没有反抗能力的受伤害女童。”沈莉说。
十六年前,沈莉所在的村庄出了一件丑闻,一名小学校长猥亵了多名女学生。这件事在村子里被大伙咬耳、挤眉地悄悄传开,而结果却让她十分震惊,此事被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私下了结了。最终,小学校长与被伤害女童家庭达成和解。之后,这件事被渐渐遗忘在了时光的长河里。
然而,这并不是沈莉的人生经历中遇到的个案事件。上高中时,她和一位女同学一起坐公交车去另一位同学家玩。在车上,她感到男售票员身体一直贴着她,很难受,没等到达目的地,她就拉着同学跑下了车。而与之同行的女同学也没幸免,当沈莉提及车上种种,那位女同学也说,自己被男售票员摸了。“当时我们自己都不能去识别那是怎样的一种行为。”沈莉说。
而在上大学的一个夏夜,沈莉的舍友被认识不久的男友强制发生性行为,随即分手。事发多日之后,舍友哭着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
“人性的深渊不可预测。”沈莉说,很难想象在黑暗中舍友经历的是怎样一种孤独和恐惧。在那一刻,之前的一件件旧事都蹦了出来,让沈莉痛心不已。猥亵、性侵给受害者的带来的心理创伤和阴影,可能受害者一辈子也走不出,尤其是当侵害者仍继续作案,没有被绳之以法的时候。
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沈莉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并在工作之余积极推动女童保护。“我们能做的是在农村普及性教育,防患于未然。让孩子知道被侵害不是他们的错,事发之后不要马上清洗,要留存证据,一定要去求助。”
沈莉说,希望自己遇到的事情不要发生在她的学生身上;也希望如果不幸发生了,孩子们知道该如何做,让施暴者无处遁形。“很重要的一点是,村子里需要一个正向氛围,以减少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二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小村庄的路旁,房屋的墙上贴着割包皮以及做人流的广告,如此景象在乡村随处可见。
“你知道这些广告是做什么的吗?”
“这是有病了,需要去医院手术。”
这是一个12岁的女孩被问及广告内容时的回答。然而,女孩对她所说的“病”一无所知。
无独有偶,在我国北部的一个农村,一个6岁的小女孩看到卫生巾的图片广告,问奶奶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