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医改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能以资本为中心

2019-05-11 5906 0
作者: 江宇 来源: 医改正能量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仍需要增加投资。当前,一些政策主张通过放宽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满足多元化需求,这有必要,但是一定要规范操作、制定配套措施。医疗领域有自身规律,如果在操作中违背这些规律,特别是如果把逐利性的资本引入医疗领域,就必然加剧“看病难、看病贵”,也起不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现实中已经出现这方面苗头,需要引起注意。

  党中央确定的我国医改方向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强调,基本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公益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这就决定了,社会办医、多元化服务,并不是医改的主攻方向。

  

 

  一、鼓励社会办医,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鼓励社会资本的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吗?鼓励医疗领域的投资,直接的出发点是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资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一个原因是过去十几年投资增长过快,重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快速增长,甚至出现投资过剩,所以投资下降了。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社会保障不完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不快,导致缺乏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宽医疗领域的营利性投资,相当于强化过去那种片面依靠投资的增长方式,资本逐利导致医疗费用进一步上升,扩大内需、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就更难,这是阻碍经济增长,而不是促进经济增长。世界历史教训也表明,把逐利性的资本引入医疗体系,无一例外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增长和福利。

  第二个问题,医疗领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当前,医疗领域确实需要资金,但是民间投资和患者真正需要并不一致,反而是有冲突的。具体说,目前大医院、专科治疗、昂贵技术等领域,资源并不缺乏,甚至已经过度发展,逐利性很强。而真正的“短板”是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基本服务、适宜技术、普遍服务、预防保健、全科医生,而这些领域,恰恰是利润最低的、甚至是不盈利的、公益性的,需要政府增加投入的,只有补上这些“短板”才是供给侧改革而社会资本是“无利不起早”的,哪里有利润,资金就流向哪里。那么,社会资本会主动投向这些“短板”领域吗?恐怕恰恰相反,资本的大量进入,只会加剧现在大医院、专科、昂贵治疗等环节的过度扩张,而不是加强全科医生、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公益普遍服务等“短板”,反而会让医疗体系的结构性失衡更加严重。

  第三个问题,放宽医疗领域投资,真的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吗?总书记指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的供给学派和新自由主义,而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社会事业的市场化、商业化,恰恰是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政策主张。正如上面讨论的,我国医疗体系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逐利性太强、公益性不足,改革的方向是破除逐利性、增强公益性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有能力、有觉悟贴钱赔本从事公益性服务的社会资本还不多,大多数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是为了追逐利润、甚至追逐暴利——如果是靠“扩大投融资渠道”来投资,那就更加要逐利不可,否则银行和投资人也不答应。这些资本,不可能增加医疗领域的有效供给,只是把过去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医生、医院变成为少数人服务。这些资本不是要为医疗领域做贡献(如果要做贡献的话,并没有任何政策障碍,现在社会资本希望突破的政策,都是限制他们盈利的),而是要利用医疗领域的优质资源来追逐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鼓励医疗领域扩大投资,客观上就会导致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为资本服务、为逐利服务,会出现优质医疗资源向“金字塔”顶部进一步集中,出现一批“贵族医院”、“高端诊所”,那时候普通患者看病会更难、更贵。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