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两面看
1、佩洛西推动国会弹劾特朗普总统。
评:事情的起因是特朗普要求乌克兰总统协助调查美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及其儿子。
民主党认为,特朗普试图通乌干预大选,看起来挺严重。
然而,大家必须看到,这件事对特朗普和拜登其实都显负面,特朗普看起来违规,实则可以理解,一个在任总统,对其国内的“重大疑案”应该有法律上请求它国协助的权力,也许他有一定的越权,但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对拜登而言,未必就有利,这件事至少可以告诉公众:阻止调查拜登,会给他蒙上更多阴影。再换个视角看,如果拜登真的有问题,民主党推动弹劾特朗普,实质上是给特朗普选举助攻。
美国民主党的选择,在我看来,最能说明一点:牌不多了,推动弹劾是其孤注一掷的表现,有“成败在此一举”的考虑。
2、美印关系急剧升温,特朗普陪莫迪参加5万印裔大集会。
评:按中国专家的话讲,美印关系转好是假象,它们只是在相互利用。
个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国际问题时评人慢慢走上了病态轨道,只要是跟中国关系有问题的国家之间发生关系都是假象,都是相互利用,都是错的,只有中国跟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的。他们专挑国际间的矛盾分歧及负面事件,不讲国际关系间的整体格局。谁又不是相互利用?
特朗普搞国际关系会经常搞出点笑话,这是惯性。但国际格局毫无疑问地在发生着超越过去的重大转变,你不承认是不行的,天天阿Q更不好。人类可不是只听专家的安排,真的大战到来,你才知道自己有几个朋友。
对印度,本人谈的较多,始终在坚持一点:中国得益于人多,印度迟早也会从这个优势中获益。
对国际互动,本人始终坚持:多换视角观察,会看到更多情况。
3、我国粮食产量或连续5年超1.3万亿斤。
评:数据非常鼓舞人心,但还是有必要问几个问题:这个数据到底是怎么统计上来的?是农民卖粮的数据?还是从各村调查的数据?
把这类问题回答真实了,多少斤的产量才有实际意义,中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数据的真实性。
4、三部门部署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评:对于划转,本人只能表示部分且有条件地支持。
部分支持,是因为社保事业关系到多数人的利益,不能空转,不能出大问题,推出这项政策有一定的合理必。
有条件,是指对划转的比例有设想,划转,不能是竭泽而渔,只能是在增量上做文章,没有增量,不能划转。
本人最想提醒大家的是:为什么能推出这项政策?国有资本从哪里来?没有前几十年的国有化,哪来今天的国有资本家底?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