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伊朗名将被狙杀的教训
美国狙杀伊朗“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引起中东乃至全球范围内巨大震动,人们看到,美伊之间事实上的战争其实早已开始,只不过双方所进行的是间接战争而非直接战争,但美军直接狙杀伊朗军方大将,则意味着美国朝美伊直接开战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自特朗普当局上台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冲动一直相当澎湃,现在终于向伊朗痛下了一记杀手,导致伊朗遭受名将陨落的巨大损失。现在,人们高度关注美伊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性,高度关注中东进一步大乱的可能,但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美伊双方在这场较量中的经验与教训。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回合中美国方面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战术上的胜利,这一显著的胜利挽回了上次无人机被击落的颜面,场面上搬回一局。而伊朗方面则遭遇重大军事挫折,鉴于“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的地位如此重要,他的死亡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伊朗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行动将不得不因此做出重大的调整,也可以说,将直接影响美伊“间接战争”的实际进程。因此,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伊朗而言,经验与教训都十分深刻。
在美国方面来说,这可能为今后美国同伊朗的“间接战争”提供一种新的战斗模式。事实上,美国一直在同伊朗打各种形式的“战争”(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文章《“伊朗危机”的发展路径及未来前景》),笔者将其称之为“间接战争”,但“间接战争”总有隔靴搔痒、不够解渴、不够给力的感觉,因为这种形式的“战争”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支撑与支持的效力完全不能满足美国的战略需要,而且还有形成僵局的态势,弄得美国很不耐烦。直接对伊朗发动战争当然干脆利落,但又是美国所难以把握、难堪承受的事情。这样一来,对美国而言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间接战争”效力不够,直接战争不能进行,于是在二者之间就形成了明显的力量断档问题。美国一直寻求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既不越过直接战争这条红线,但又超越间接战争的局限,从而给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在看,美国方面策划对“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下手由来已久,所着眼的不仅仅是要做掉这个人,更是对美国军事行动模式的新设计与新策划。结果证明,美国的新战术取得了成功。既然美国可以在伊拉克这样干,今后在叙利亚、在利比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美国都可以定点清除他所要消灭的任何人,而不必诉诸公开的宣战。这种军事行动,同美国以往战争中的“斩首”行动看似类同,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伊朗方面来说,重要的将领被敌人所狙杀,可谓损失惨重,教训十分深刻。这场较量的具体由来,里面不为人知的内情与隐秘一定很多,我们只能就结果论事。伊朗方面的教训主要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