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两会”与2020,民间有话说
今年,因疫情未明,大部分省市都把精力放在了抗“疫”上面,“两会”代表不一定都把精力放在了“两会”准备上面。中国的“两会”对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至为重要,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会”,这个“第一”,不单指人数,更重要在于其提案数和政策影响力。
本人觉得,2020年,恢复经济当然是第一要务,但除了经济之外,中国恐怕还有一些改革需要切实推动。写了点建议,望朋友们批评指正!
01
“两会”特别提议
若“两会”不能按时召开,是否可以有所创新?
本人有个“特别提议”,“两会”分两步进行:“两会”前,开通网上提案直通车;“两会”恢复后,适当缩短会期,重点放在报告、预算和其它重要事项审议上面。
网上提案如何操作?也分两类:一类是代表提案;一类是群众提案。
代表提案:按特殊程序网上提交,不对外公开,依往年惯例处理,减少会期工作量。
群众提案:网上提交(格式统一,字数限制),对网友公开,可评论。这部分提案量会较大,先由中央信访部门按地域分配各级信访部门按网络评价热度进行初选,最后留下不超过3000份,再提交给各部委进行精选,最后留下300份,精选出来的提案与代表提案具同等效力。程序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回复并答谢提案人(不同于以往的网上征集意见)。
如果“两会”能探索一次网上程序,或许对未来的开会模式有启示作用,既可以丰富提案涵盖面,又可以提高提案整体质量,足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群众路线,可以闪耀出历史上任何制度都不曾拥有的特殊光环。
02
央行、证监会和财政部
★★政策定位。这三大部门,精英荟萃,西方经济学大师云集,解决手段极其丰富,自然不需要民间多言。按目前信息看,三大部门的动作非常统一,政策方向只有一个:放水。央行的工具最多,证监会的闸门打开,水流很大,财政扩张,发债量大且快。
★★异议之处。1,黄奇帆先生请求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直接供应企业,本小民认为不妥。无论是中央政府债,还是地方政府债,都体现公共性质,使用方向是否要体现公共性?2,证监会不计后果的加快上市节奏,这不是恢复经济,是在给投资者嘴里塞烂苹果,是给市场埋地雷。
★★个人建议。今年扩债的重点支持方向应是“一老一小一轨”,“一老”指养老产业,“一小”指幼教事业,“一轨”指城市地铁轨道线建设。资本市场的重点支持对象应该是5G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跟进。
●养老产业。中国的养老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稍微好一点的养老机构,因为资源稀缺,收费极为昂贵,成为很多老人的入院障碍,国家应该加大公共投入,建设更多“福利+自费”相结合的平价养老机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