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评方方“日记”:始于谣言,终于谣言
【作者按】这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存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删除了,在微博上能存在多长时间,还不清楚。据说,方方及其拥趸最推崇这样一句话:“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
01
历时约两个月,总计60篇的方方“封城日记”,今天发了最后一篇。
如何概括这么多芜杂、前后矛盾、满是戾气并且非常不通顺的文字呢?
八个字:始于谣言,终于谣言。
方方的“日记”,以“殡葬馆满地无主手机”的谣言引起关注始,以造谣仍然在与死神搏斗的梁护士已经死亡终,可谓始也谣言,终也谣言。
谣言之所以成为方方“日记”的主题词,这是由她在深宅大院内蛰伏不出却要冒充现场报道这一基本“创作”形式所决定的。由于“日记”是现场缺位的“现场报道”,所以就不可能不充斥着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和粗制滥造的低级谣言。
两个月来,方方的“封城日记”经历了从一纸风靡,到膨胀、到泡沫化、再到破灭的全过程。
方方通过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为自己塑造了撒谎精、特权分子、民国遗民、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人血馒头爱好者、以及压制批评自由的形象,这是她自己的“创作”成就,她不能抱怨任何人。
02
方方的语言和思想都是陈腐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她给自己虚构了一个风车般的敌人——“极左”。在她的“日记”里,一切不赞成她的人都是“极左”。
在她的笔下,“极左”既无所不能又愚不可及,既权势熏天又是些边缘化的可怜虫,既绑架了未来又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她不断嘲笑“极左”的无能,又时时被“极左”吓得浑身发抖,疑神疑鬼,杯弓蛇影。
“极左”究竟是什么?她并不清楚,“极左”实际上就是她心底的一个幻影,是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
梳理一下互联网上批评方方“日记”的言论,就会发现,那些被方方称为“极左”的人,不过是一些朴素的爱国者、对事实真相有洁癖者、以及具有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他们一点都不“极”,最“极”的是方方本人。
03
在心理上,方方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囚徒,永远走不出来。
八十年代对她来说是无比美好的——走向蔚蓝色的、新自由主义的“蓝图”在前方徐徐展开,作为刚刚皈依的信徒,摘下红袖标,换上簇新蓝色袖标的方方们意气风发,深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使得这幅画面显得怪异和扭曲——按照这幅“蓝图”施工建造的许多东西,恰恰是混乱的根源,而战胜疫情,主要靠那些在“蓝图”中被标明最终将取缔的东西——公立医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会主义国家从上到下强大的动员能力,等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