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这个“国际玩笑”不够大


  2020年的第一件金融笑话是“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涉及7700万桶原油交易合约,金额大概为315亿人民币。当然,不全是中行的单子,印度和韩国的投资者也有部分单子。

  这事发生后,中行为了进一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该操作的操作了,该喊话的喊话了,最被动的是投资者,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操作的手段可用。

  一有大事发生,中国的专家们就有事可干,分析原因,分析责任,分析技术,分析金融创新理论。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分析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既是专家,为何不能在悲剧发生前喊话?一周前,芝加哥交易所不是做负油价交易风险测试了吗?普通交易员可能对风险认识不够,金融战线的专家们为何未意识到新规则的巨大风险?

  在我眼里,现在最应该关注的已经不是损失数量和技术原因,真正要思考的是以下几点:

  穿仓的玩笑开得还不够大。

  不要以为损失几百个亿是个大数字,况且未必全是中行合约,就算全是,也算不了什么。这些年以来,中投,e租宝,泛亚,等,哪一起事件不是涉及几百个亿?当年的几大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损失就更大了。然而,又能怎样呢?

  在我看来,如果涉案达三千亿,那才有真正的看点和痛点,才会引起举国震动,才会引起连锁反应。

  有人可能以为,投资者心里在滴血,你还在讲风凉话,太不厚道了。

  从个人损失的角度看,我是显得有些冷漠,但从真实的责任角度看,这种结果是合理的。马扁时代,无论你用什么样血淋淋的案例都无法叫醒投资者,无论你报道多少次现实悲剧都无法触动梦中人的安全神经,中行原油宝事件,不过就是再增加一次而已。不是我冷漠,是贪婪者将自己的血冷冻了。

  诉讼是最好的悲剧延续。

  穿仓事件发生后,中行喊话投资者:不还钱将纳入征信。投资者喊话中行:你们违约了,我要告你,认亏不认宰。到底谁是谁非?恐怕不是单方面说了算的事,也不是媒体几篇文章就能下结论的事。我认为,对这起事件的最好总结是打一场集体官司,不只是为了输赢,更是为了教育,教育中行,教育所有的投资者。

  我最担心的是,此次事件以各打五十板结束,若如此,则是中国新金融时代无数悲剧的起点。只有敢打复杂的国内官司和国际官司,中国投资人才能进步和成长。

  阴谋论会再度风起。

  只要涉及国际性大事,中国的网络就会风起阴谋论,华尔街的空头几分钟内吃掉中行的2万张多头单子,恰恰又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间,不是有阴谋,怎么可能迅速围猎到中行的单子?

  然而,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人家为何会想到要围猎你?他们是怎么抓住机会的?还可以再进一步反问,同一规则下,中国人为何从来都没有围猎过华尔街一次?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