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我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劳动者


  我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劳动者

  ——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看世界》在2007年1月号(上)和2月号(上)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张文木先生的系列文章:《大国战略:谁是我们崛起的障碍》、《海权是中国崛起的第一要素》、《美国的朋友永是打不败的对手》等等之后,全国不少媒体予以转载或介绍,各大网站比如新浪、新华、搜狐等网站的转贴和跟贴更是热气腾腾。一时间,张文木的“亡国的那种感觉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肯定没有伟大的未来”、“枪杆子里面出主权”、“账房里出不了政治家和国家安全”等等,被广泛传播。

  我们编辑部也是电话、邮件不断,纷纷表示支持中国建设强大海军!”上海的一位老读者在信中说:“文木教授的‘亡国的那种感觉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我们老一辈是经受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苦的,是背负着百年国耻之辱的,深知其味,其底!”……读者的爱国热情使我们感动,因为我们认同张文木这样的观点:“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同沉浮。”

张文木:我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劳动者

  该“鹰”就“鹰”,该“鸽”就“鸽”,怎么对中国好就怎么来

  《看世界》:张教授你好!我想你一定从各种不同的渠道,看到了各地读者和网友对你的文章的反应。说实话,这样的热烈我们始料未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张文木:这表明读者对国家命运关心。不过,此时我倒想起清末严复的命运,他是中国较早倡导海权的。正当美国的海军战略家和历史学家马汉在太平洋东岸意气风发为美国指点江山之际,严复却因生不逢时而郁郁不得志。严复走的那年正逢中国共产党诞生,此时大清早已寿终正寝。中国已今非昔比。今天的中国充满锐气,有大国天命。瑞雪兆丰年,锐气出大国。从民众对国家的热情程度看,民心所向预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其崛起之势不可挡。民众对国家的关心、爱心,而不是分心,也是当代中国崛起的基础。

  《看世界》:我们在介绍你时,无意间引用了外界对你的一个评价:“中国学界的鹰派人物”,没想到大家对这个概念如此感兴趣!现在,“鹰派张文木”, 一下子变得沸沸扬扬了。原因何在?好事还是坏事?

  张文木: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实事求是”派。其实,今天我的学术定位是由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该“鹰”就“鹰”,该“鸽”就“鸽”,怎么对中国好就怎么来。对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国家来说,“左”一点较好;对受压迫的国家来说,还是“鹰”一点比较好,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就有反抗;但是对一个强国来说,还是“鸽派”好些。大家说我是“鹰派”,只是在通过我的文章表达了一种强国之情,尽管不是太准确,但我可以理解。有一本《前沿的中国人——中国高层新智囊》的书说:正是我的观点引起“‘鹰派张文木’的尖叫”和“世界一些国家对他的猜疑”,甚至国外什么机构“怀疑他有中国军队背景”,这都是没影的事!我从没听到过关于我的什么“尖叫”和“怀疑”。这本书还将我列入“高层新智囊”行列,其实,我没有一天这样的经历。确切地说,我只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劳动者。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看书,写作文”。为国家利益写文章,是学者的本分,更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尽的义务。世界上最永恒的事大概就是最简单的事。工人做工,农人种粮,学人写文章。学人作文犹如农人种地,即使有几次“丰收”,也不能变得飘飘然而忘记自己与工人农民一样,也是个劳动者。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键是经过斗争让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队伍重新占据政治舞台。由此,中国广大知识分子自然会向工人阶级靠拢。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