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金刚川》:谁是“精神上的流浪儿”?


  01

  任何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的反映,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或回应了现实的焦虑,只有24K的傻白甜才会相信电影是纯粹的娱乐或艺术,与现实无涉。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渐行渐近。

  这个变局,从西方的角度看,就是他们逐渐丧失对非西方世界的绝对优势地位,甚至有可能丧失晚近500年来对世界的主导权。

  面对这一危机,欧美的文化、影视界作出了自己的回应,纷纷把镜头转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他们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显然,西方希望从历史上的胜利中汲取精神力量,应对危机。

640.webp-(1).jpg

  2016年,好莱坞拍摄了以美军登陆冲绳为背景的《血战钢锯岭》,主角是一位美军士兵,他凭借信仰的力量在枪林弹雨中救出75位战友,影片的英语原名为《二十世纪福音战士》;

  2017年,英国拍摄了《至暗时刻》,表现丘吉尔如何度过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希特勒可能入侵英国时那些困难的日子;

  2019年,好莱坞拍摄了《决战中途岛》,清晰地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犯美国者,虽远必诛”,讽刺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方居然是中国资本;

  2020年,尽管疫情肆虐,好莱坞还是拍摄了《灰猎犬号》,讲述了一个美国驱逐舰长在1942年护送运输船队,和德国潜艇“狼群”鏖战大西洋,经历千难万险到达英国的故事;

  ……

  2016年,在评论《血战钢锯岭》的文章中,笔者曾经指出,梅尔·吉布森拍这样的电影是一种文化寻根行动为,影片“其几乎不加掩饰的主题是要回到美国精神的源头,依靠信仰的力量再次擦亮‘美国梦’。”【点击阅读】

  2019年,在评论《决战中途岛》【点击阅读】时,笔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美国已经开始从文化上、精神上为未来的摊牌和决战做准备了,我们也应该做同样的事。中国的电影导演应该把摄影机的镜头更多地转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保家卫国战争中所取得的一次最辉煌的胜利——抗美援朝!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在未来的较量中,在精神上处于下风。”

  2020年,中国观众终于等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金刚川》——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沉稳、坚毅吗?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吗?能够让我们更有更大的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吗?

640.webp-(2).jpg

  02

  《金刚川》上映不久,票房就遇冷了。业内人士评估,这部电影很可能会亏本,无法达到原来预期的30亿票房。

  张译、吴京、邓超三大票房巨星联手,同期没有对手竞争,院线也给足了场次,又是久违的抗美援朝题材,交出的票房成绩单却很一般,这其中的含义很丰富。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