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从居民巨额负债说起——对疫情以后我国经济形势的预测


  2020年可以说是“新冠肺炎疫情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不仅我国的经济运转脱离了常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因自然灾害而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灾害的能力,新冠疫苗的诞生等,必然会使经济发展重新回归资本主义逐步死亡的旧轨道。

 一、 疫情爆发以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几个特点

  1、巨额的负债

  首先是居民的巨额负债

  最近网站上流传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储蓄著称的中国,居民总负债却高达200万亿,我们钱花哪了?》(以下称《文章》),文章说:“众所周知,中国民众是出了名的‘爱存钱’,中国也是当之无愧的储蓄大国,储蓄率一向位居全球前列-----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储蓄大国’的身份正在转变。中国储蓄率已连续10年出现下跌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国民负债率却在上涨。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总负债已经高达200万亿,平均下来,中国民众人均负债近13万元。中国正在从‘储蓄大国’变成‘负债大国’,那中国老百姓的钱都花去哪里了呢?”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会由储蓄大国转变为负债大国?另一个问题则是“钱都哪里去了”?

  由储蓄大国转变成为负债大国,是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表现和结果。

  从经济制度看:

  毛泽东时期我国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不用买房;没有解雇、失业的威胁;物价稳定;也不存在倒买倒卖股票、债券的资本市场,没有“理财”的途径等,广大群众有了一点余钱就存入银行,所以,成为储蓄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从社会角度看,因为广大劳动群众都成为了“打工仔”,购买力很低,生产过剩是一种常态,必须“刺激”消费,只有不断预支将来的购买力,才能维持经济运转和保障就业,否则就会引起社会革命,因此,负债消费就成为了现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打工仔”负债,表明了自己提前把自己的未来出卖了,还要给资本家支付贷款的利息。

  从居民的生活看:

  巨额负债是所谓的“房屋货币化”的结果。毛泽东时期由单位分房,房屋是真正用来住的,根本不是商品,有钱也买不着;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所谓的“市场经济”,房屋转变成为商品,而且是最昂贵的生活消费品,也成为资本家们倒买倒卖的重要商品。“打工仔”负债买房,是房屋作为商品买卖的必然。《文章》说:“要说中国民众负债的钱都花去哪里了,那房贷绝对是‘罪魁祸首’。在持续上涨的房价面前,不少家庭为了能够尽早买下一套房,基本都选择通过向银行贷款,付首付之后,在分期还房贷的方式,这导致我国负债人数越来越多。根据央行公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其中住房占比近七成;这导致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达56.5%,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成为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