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玉丨中美会谈:一场美方精心设计的舆论挖坑陷阱
个人判断:这一场美国邀请中国举行的二加二会谈,目前来看,就是美国想办一场全世界聚焦的会议,大谈中国人权,新疆,香港,并在会前用香港原因制裁中国官员,也是要在世界聚焦这些所谓的人权民主,这一场会谈,美国可能根本目的就是想办一场全世界聚焦的会谈,让全世界因此能充分聚焦中国新疆香港等人权民主问题,为美国自己赢得世界的正义民主人权的正面形象,让中国陷进在世界的被动局面。这场会极可能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陷阱。
美国指责中国声音越大,中国现在只能指责美国声音越大,已经让美国达到了这场会想要的结果,已经达到了让全世界聚焦中国这些议题。
美国对中国的挖坑拖累,就是用人权民主新疆香港南海等议题,让中国陷进去。这场会谈,美国可能压根不是冲着合作来,而就是冲着挖坑来。这种挖坑战略,办一场举世关注的会谈,就能极大的让世界聚焦这些他们要挖坑的地方。
3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在从日本转场到韩国的间隙,对香港事务横加指责,他通过美国国务院发布了至少两份涉港声明,威胁追加对中国官员的“制裁”。这两份声明,是对此前美国所谓“香港自治法”的更新版报告。在“香港自治法”中,要求国务卿不定期向国会进行报告,点明那些“致使中国无法履行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中对港承诺的人”。布林肯在声明中说,他昨天在日本,谈到了“维护共同民主价值观”和“向威胁这些价值观的人追责”,还表达了对中方日前有关香港选举制度改革的决定“深感关切”。声明点名了24位官员,其中包括14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以及其他10位包括香港官员在内的中方官员。布林肯补充说,如果外国金融机构明知故犯,与报告上提及的个人进行“重大业务往来”,将受到制裁。
大家可以注意到,美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确实很不相同。这几年的规律可以看到,一般中美谈判的大事前,中国都是想营造好谈判气氛。但美国人不是这个思路,美国是在谈判前都会故意打击一下中国,他们压根不会想着营造谈判氛围。犹如这次谈判前美方宣布制裁中国14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官员等,这种谈判前出招的方式美国已经用了很多次了,表明什么:表明美国人认为中国吃硬不吃软。也表明美国人认为:硬能让中国软,也能在谈判时处于主动地位,捞取更多谈判利益。建议中国也要学习美国这招,以后在中美大型会谈前,不要老想着维护会谈气氛,要学学美国在会谈前打击美国出招美国,像美国人学习争取会谈的主动权。
白宫3月18号表示,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解决中美之间各种问题的机会,包括两国之间存在深刻分歧的问题,重点是进行坦率地讨论提出关切,同时寻找可以一起合作的方式和领域。白宫表示,拜登将在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安顾问沙利文,返回华盛顿后,和他们开会了解对话情况,再决定接下来将如何和中方接触。
普萨基说:“我希望拜登在他们回国后,有机会与布林肯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谈谈,再决定接下来如何和中方接触,拜登和他们都没有把这个当做是预先设定的一系列会议的开端,例如我们在其他届政府中看到的传统对话,包括他以前服务过的政府期间的传统对话。”
第一天的会谈,火药味是很浓的。杨洁篪和王毅大使的发言,钟声的文章,网络上各种回击美国当教师爷的发言,一定程度上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人家攻击我们只能大声反击。我们可能想让世界看清美国的真实嘴脸,但是我们可能收获的是世界更多的聚焦。我们叫不醒世界装睡的西方舆论,我们也不要尝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这次会谈,互相摸摸牌是真的,但是美方业已收获到了他们想要的。这种全世界的聚焦中国人权,民主,香港,新疆等议题,对中国是弊远大于利。一个以打压遏制中国发展进步为目的的美国,才不担心中国人民的人权与民主,攻击中国的人权与民主只是想达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是坏人,美国是好人,美国打压中国,是因为美国要为世界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冠冕堂皇但又能团结世界支持,割裂中国人民和政府。
美国人的思维,常常是欲获取,先攻击。特朗普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的总统,特朗普的《交易的艺术》一书中对这种谈判思维描述的很细致。
笔者认为:中国也要跟美国人学习下美国的谈判思维,因为,他们认为的,我们用之,他们也能以他们认为的思维来理解。
故,中美以后的谈判,无需营造谈判氛围,多跟美国学学,会谈前出招美国,我们可能将更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和把握会谈主动权。切记,不要每次在会谈前想着营造和谈判氛围,那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美国人不吃这一套,我们这么做将极大助长美国人的谈判信心,而且让我们处于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