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评央行行长谈2021年金融热点问题2宏观杠杆率


  易行长谈话的第二方面是宏观杠杆率,他指出,“2020年,疫情冲击使GDP增长率较低,使得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就是总负债和GDP之比明显上升。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预计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总负债是指全社会的债务,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的债务总规模。

  显而易见,债务太高,很可能导致债务危机,使经济崩溃。主流经济学界用宏观杠杆率衡量债务高低的指标。但其定义却很奇怪,因为GDP是一年的产出,而债务是反应某一时刻的统计数据。在计算宏观杠杆率指标时,是使用一年的平均数据,还是使用一年中某一时刻的数据,如年中或年末数据?一般多使用年末数据。问题是,这两种反映客观世界的物理量,在量纲上就不和谐,计算得到的宏观杠杆率不是无量纲的比例,而是以时间为单位,其物理意义究竟是什么?但主流经济界却将当作比例关系,而且学者们并没有从各国数据中总结出一个宏观杠杆率标准数据,例如,不得超过300%的标准之类的数据。

  美国对外推销,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华盛顿共识宏观经济政策,其中第一条政策,就是要求中央政府运营性预算赤字不超过国民总产值的1-2%。也就是说,不计投资性支出,政府每年增加的财政赤字不超过当年国民总产值的1-2%。威廉姆森先生总结说[1],“华盛顿人士对这个的看法存在广泛的一致:巨额的、持续的财政赤字是造成宏观经济混乱--通货膨胀、外汇收支不平衡、资本外流--的根源”,因此,必须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提出判断财政赤字超标的标准:“如果赤字支出部分不是用在生产性的基础设施投资上, 而运营性预算赤字又超过了国民总产值的1-2%,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政策可能出问题了”。作者给出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国会1985年通过的“平衡预算和紧急赤字控制法[1]”,同时承认,该法案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认真执行。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就有很多人主张增加政府开支,促进经济发展[2]。后来,凯恩斯提出的学说认为,举债可以增加社会财富,政府应该实行财政赤字[3],极大地扩大了这一主张的影响。其实,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指出[4],“在所谓国民财富中,真正为现代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唯一部分,就是它们的国债。一个国家负债越多就越富(原文:anation become the richer the more deeply it is in debt)这一现代理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二战后,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观念曾发生四次转变,从平衡预算到赤字财政;到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到潜在产值的预算平衡和不超标的财政赤字,最终承认了常态化的财政赤字[5]。新的货币理论则认为,政府财政赤字是国家发行货币的来源[6](p83-89),也就是说,政府债务应不低于发行的基础货币量。但是,新自由主义影响很大,很多经济学家们并不看好巨额财政赤字带来的长期效应[7]。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