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中伊跨越意识形态全面合作,背后有哪些巨大利益?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2021年3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德黑兰,与伊朗外长扎里夫,正式签署了一项长达25年的中伊两国战略合作协议。虽然到目前,两国都没有完全公布协议的详细内容,但根据相关媒体披露出来的一些数据看,这份签署于新冠瘟疫横行之年的协议的含金量极高,甚至是事关要帮助伊朗建设成什么样国家的大问题:
第一,中国将在未来的25年内,向伊朗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至少投资4000亿美元。其中,在石油、天然气和石化行业,中国就会在5年内,投资2800亿美元;而在伊朗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中国还将投资大约1200亿美元;请注意,这还仅仅是中国的直接投资,并不包括通过亚投行进行的投资。
第二,中国和伊朗将展开更为丰富的能源和贸易上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合作将摆脱美元限制,采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你看,数字人民币在中国还没有推出,已经预备在中东落地了,伊朗有多少石油资源对中国出口,我们至少就可以发行多少数字人民币。
第三,中国将与伊朗展开丰富的军事合作,甚至包括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开放对伊朗导弹的支持,这也直接确保了伊朗的战略国防力量在和美国发生战争时不会出现问题。
第四,中国将援建伊朗的格什姆岛,在此建立一个中东的自贸区,该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峡口,正好卡住最窄的位置,是联通欧亚、扼守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以后往来于此的各国船只都可以登岛购物玩乐。
当然,这些仅是目前为止这份协议露出的冰山一角,而已!
相信在未来,在这个全面合作的框架下,协议的内容还将扩充,甚至我们还可以设想,25年之后,当中伊合作变得更加紧密之后,再延长一个25年也不是大问题,正如中朝关系、中俄关系一样。
我们在2019年12月的第190期节目(西进南下!西进南下!)中和大家说过,从2002年开始,中国应巴基斯坦政府邀请,建设了瓜达尔港,并于2006年投入使用。之后巴基斯坦还邀请中国,从瓜达尔港修建一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的铁路,和一条与之并行的输油管线。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紧邻着伊朗,换言之,一旦完成这条线路,再加上与伊朗进行的能源合作,我们的战略能源安全将得前所未有的保障。
中伊这份长达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属于典型的一举多得,这也是中国为与美国全面翻脸备下的一个强硬的后手,所以此协议虽然去年就谈得差不多了,但是到现在才签。与拜登政府的阿拉斯加对话刚一结束,王外长就到伊朗签了协议,什么意思呢?在阿拉斯加对话上,杨洁篪已经告诉美国人了,你们美国没有资格跟中国说,你们是在拿实力跟中国讲话,我来给你们看看什么才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