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偶感:关于未来年轻人就业问题的困惑
今日拜读了教育部陈部长大人的论文。读后,下愚如我者忽然发生一个傻傻的疑问:从定向培训技校毕业后的50%的中专生,将来如何得到保证可以对口就业?
譬如我是个青年人,上的职业培训中专技校是学习做鞋,但是现在这里的鞋厂没有招工名额,但我又不会别的,我就业怎么办呢?我的职业所学已经限定锁定我的未来就业方向,那么如果这个行业不景气,我的后半生怎么办呢?
文革以前的工读职业教育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的。学生职校毕业后,国家负责就业安排与分配。
而现在是市场经济或者说老板经济体制的时代,国家管不了就业市场的选择和取向,那么每年总量50%被抛出普通高等教育而被强制纳入职业学校培训的巨大数量的青年人们,毕业后必然将会给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择业和就业问题。
斗胆问一句:部长大人,这个问题有没有顶层设计呢?
【陈部长高论】为什么中考要“淘汰”一半的学生?央视揭开原因,对国家来说,很有必要!
5月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发文,呼吁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深刻认识“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基本定位,这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
可以说,尽管很多人对于50%的中考录取率耿耿于怀,但是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看,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不会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的?最近央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报道,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一个方面,874万大学生迎来最难就业季,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教育内卷非常严重,985大学学生都面临很大压力,北大清华学生涌入街道;另外一方面,制造业又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企业找不到工人,即便不断提高工人工资,也找不到技术工人,浙江一工厂8000元一个月招来的工人,第二天就被隔壁工厂10000元挖走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在年轻人,工资收入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们希望自由,工作可以自由,收入可以自己把控,所以他们更喜欢去送快递、开快车、当代驾,而不是去工厂。
就连“玻璃大王”曹德旺也公开表示,他的工厂同样有招工难的问题,更不要说那些小厂了。我们本地一些工厂,工人一个月8000以上不是问题,但是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女,这些老人补贴着他们的孩子,虽然结婚生子,但是孩子不愿意再做这样的工作,而是买辆车,出去干点轻松体面的工作。
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虽然机械化可以取代很多人工,但是重要岗位上的技术工人,还是不可或缺的,当大家都想上大学、当白领时,谁来从事制造业?当大学毕业后,很多人宁愿不工作,也不会去当工人,这是就业观念的问题,短期很难改变。
从国家角度看,这些工人是国家发展必须的劳动力;从家庭角度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十三四岁的年龄,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呢?
(2021-05-05)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