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关于母亲节的建议
昨天是母亲节,准确说,这更像是美国人的节日,美国确定这个节日的时间也就百十年。因为美国掌握着话语主导权,所以很多国家也就认可了。
但是,作为传统文化,关于母爱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比其他国家要悠久的多。
近年来,很多学者们提议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念母爱而设立“中华母亲节”。在倡议伊始,学者们对于把母亲节定在哪一天有不同看法。五千年华夏文明,著名母亲非常之多,比如,有的说岳母刺字的故事对民族文化影响巨大,应该选岳飞出生的日子;有的说孟母三迁影响数千年,应选孟母生子的日子;还有人提出应该是“女娲圣母”的生辰:女娲与伏羲的存在就如同西方亚当和夏娃一般,所以确定以“女娲皇圣诞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为“中华母亲节”,具有毋庸置疑的理由和意义,一定会受到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和全球中华儿女的拥护。
其实,在孟子故里,很早就于孟子生辰农历四月初二有纪念活动了,现在有些地方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之中,所以在没有国家法律法规出台之前,我们的“中华母亲节”在民间被认为是农历四月初二,这个日子,比照搬美国更具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厚重。并且中国母亲还有传统的母亲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这更具民族特色。
如果讲故事感人,今天依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莫如韩信与漂母的感人故事。司马迁《史记》关于漂母的故事,可说已经尽人皆知。韩信出身贵族,楚国灭亡后,穷困潦倒。最不堪时,他曾在一个小小的亭长家蹭饭吃。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之人蹭饭都蹭不踏实,因为亭长的老婆很讨厌这个吃白食的小子。碍着他曾经是贵族的身份,亭长老婆嘴上不说,暗地里使劲儿,每每提前把饭吃了把碗筷收了,等韩信赶来蹭饭时,连剩饭都没了。韩信虽然倒了霉,可他不傻,看得出人家的眉眼高低。他知道自己蹭饭遭嫌,可又别无他法。这个满肚子文韬武略的经国济世之才,却斗不过一个微末小吏的老婆,经常是吃不上饭反生一肚子气。生气不能当饭吃,只好去河边钓鱼。河边有一群给人家洗衣服的妇女,也就是一大帮子漂母。其中一位老妇见韩信可怜,便每天将自己那份饭一分为二,留给韩信一半。天天这样救济,毫无厌倦之色。韩信在亭长家遭羞辱,河边却蒙人救济,太受感动了。他一身萧索无以为报,只能许愿:“我将来富贵了,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漂母很生气,说:“我给你饭吃是不忍见你这么可怜,又不是图你报答。”
后来,韩信果然衣锦还乡,漂母却已经去世。韩信“散千金”给手下兵士,命令他们每人用衣服从外地兜一堆泥土来,堆在漂母的坟上,于是淮阴便出现了一座十分壮观的漂母墓。“一饭千金”的成语就这么来的。
韩信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尽管漂母并无图报之心,他还是履行了对漂母的承诺。一饭值千金,换来万抔土,这座漂母坟可是十分了得。相传古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经过这里的码头时,商船都会自动鸣笛,渔人驾小舟经过也会拱手作揖,表示对漂母的敬意。
中国不乏伟大的母亲,比如孟母和岳母。但她们面对的是亲生儿子。亲妈对儿子,怎么好都不算啥。可漂母只是个贫穷的村妇,和韩信毫无血缘关系,她居然识英雄于未遇,把个流浪少年激励成灭楚兴汉的一代天骄。也正是因为韩信的成就,漂母成了千古不朽的人物。
长眠千年的漂母无从知晓,自己当年的一点善意竟然成了一粒种子,长出了一棵支撑百年伟业的参天大树。
淮阴的漂母节作为华夏儿女的母亲节,在我看来更为中国人所接受。
话又说回来,美国人的故事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每每想到美利坚作为一个国家,二百年来制造战乱,杀人如麻,搅的世界不安,世界上每一个惨遭屠戮的地方,几乎全有美国人的影子,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己极为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唯他人马首是瞻。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不必把话语权都给了洋人!
我们应该给华夏儿女自己钟爱的母亲选择更具中国味的母亲节。
(作者:陈先义,系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