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又“见”赫鲁晓夫
【新圣女公墓里的赫鲁晓夫雕像】
【作者按】中共《九评》抨击的主要对象,为苏联亡党亡国培养掘墓人的人!毛主席反复告诫全党:要防止赫鲁晓夫那样的人。今天看,主席的告诫显得多么重要。
黑白分明的两块大理石,交错地组合在一起,便是一方别有趣味的足有三米多高的墓碑。设计者别出心裁,在两块大理石互相咬合的上方,留下仅能装下一个脑袋般的窗口样的一个方孔,方孔里一个微笑的脑袋半伸着,表明这就是墓主的雕像。此刻,阳光从白桦树的缝隙间投射下来,洒在墓主圆圆的脑门上,他不乏幽默地微笑着面对走过他面前的每一个行人。
这就是赫鲁晓夫吗?这就是那个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了数年笔墨官司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吗?这就是背叛了列宁斯大林的建党宗旨,被称为苏联共产党第一个掘墓人的苏共领袖吗?
是的,这就是赫鲁晓夫,这就是我们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用“九评”的巨篇鸿文与之公开论战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这就是被我们及其世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称叛徒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赫鲁晓夫】
如今,这位显赫一时的苏共领袖,在这片被称为新圣女公墓里高高的白桦林下,听着世人对他的功过评断。这座新圣女公墓,是在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知名度极高的公墓,因为这里安葬着俄罗斯历史上无数名人。
历史竟如此耐人寻味。
这位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没有像他的所有前任一样,比如列宁、斯大林,甚至也没有像他的后任者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一样,按照惯例,他们应该葬于苏联莫斯科著名的红场上,因为苏共领袖葬于红场,代表着前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给予的最高荣誉。他,赫鲁晓夫,如今静静地躺在这座非常著名的新圣女公墓里。
说法很多,一是说他曾有遗嘱,不愿意葬于红场。
当年,他曾经亲自下令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斯大林的遗体共同存处移出,这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惊。那一年,根据他的命令,在荷枪实弹的军人严密控制下,斯大林遗体被迁出了列宁墓,而武装警戒的外围,就是大批聚集表示抗议的苏联群众。为了不引发大的骚乱,随时将斯大林草草土葬在莫斯科红墙下。
【1961年十月革命节前夕,斯大林的遗体被从红场列宁墓的水晶棺中移出,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普通领导人墓群中。】
赫鲁晓夫自己知道,他死后如葬于红场,必然与斯大林毗邻而居,而这位在斯大林死后曾发起全面否定斯大林运动的继任者,确实不愿死后又和斯大林为邻,所以他要求葬于新圣女公墓。但是,更多的说法,是当时靠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不允许这位前第一书记享受如此荣耀,硬性作出了对这个被称为“阴谋家”的领导者不得葬于红场的特殊决定。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赫鲁晓夫的倒台,苏联广大共产党员要求清算这位前第一书记错误的呼声渐高,如果把他葬于红场,苏共中央担心会引发社会的极大不稳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