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大学”易铲,“湖畔”难平
“大学”易铲,“湖畔”难平
作者:吴铭(20210521)
“湖畔大学”的“大学”被铲了,但是“湖畔”却没有铲。看来,铲“大学”要容易些,铲“湖畔”则要难得多。
马校长可以不当校长,但,可以继续当“研究中心主任”什么的,继续做其金融、商业、媒体帝国梦。
有又很多人高兴起来,似乎似乎马校长的势力烟消云散了,似乎这就万事大吉、无忧无虑了。
如果事情仅止于铲掉“大学”而不铲“湖畔”,那只能说是开了个头,如果就此停止,那当然是“半途而废”。我还没有看到下一步动作是什么,“湖畔”还在,仅仅铲了个“大学”,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马校长为什么能够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由一个瘪三,迅速成长为一些人的“爸爸”?我觉得,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引进外资、开放金融、金融市场化、金融私有化等买办政策,基本未动。因为有引进外资,所以马校长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扶持,所以,他才有足够的实力去“烧钱”,搞出阿里,改变中国经济的“业态”。什么叫改变中国经济的“业态”,就是控制中国商业,垄断中国物价,掌握海量消费数据,然后以商业平台和数理为基础,通过控制结算、支付、存款、贷款,又在商业帝国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做成了金融帝国。
二是金融私有制或者说市场化的大环境是其支撑。因为要低三下四地、奴颜婢膝地与国际接轨,所以,在中国,没有谁把货币发行权这个核心政权当回事,所以,在中国,居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的限制、投资额度限制、持股比例,可以取消,甚至可以办理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外资独资银行,并说这丰富了中国企业的选项,与国际接轨了,可以鼓吹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可以阻止国有金融扶持民族经济,等等,可以弄出一大堆的理由。人民币发行权,这个极其重要的、要命的政权组成部分,就被这些理由完全撕碎了。马校长,在中国某直辖市的金融买办的极力帮助下,仅用三天时间就搞定“花呗”“借呗”两个全国性金融执照:一个地方省级政权,有什么资格给企业办理全国性金融执照?表面上合情合理合法,实际上是却违情悖理犯法!这么荒谬的事,居然办得如此顺利,我想是出乎马校长意料的,也出乎马校长背后的那些内资、外资大鳄的意料。于是,马校长那些人似乎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随心所欲”,甚至,正规军,诸如国家金融机构、国家媒体机构,也觉得可以叛变、可以直接依靠马校长的金融帝国。龙王爷的女儿,偏要下嫁给九头虫,也够贱的。一个山大王,居然能够让正规军倾心投靠,这让马校长如何不猖狂?控制中国金融,指日可待!他当然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了。于是,在上海滩上,他把自己当成了当年的杜月笙,大放厥词……。就在其放泡之后的第三天,我写文章揭露其控制人民币发行权的野心,他要当中国的太上皇。又三天,此人被约谈——我好高兴呀,至少,终于不用听这类金融买办、小瘪三在互联网上趾高气扬鼓吹“996”了。这样的小瘪三,当有今天,只是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