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余先生忽视了什么
有朋友把余汉波先生今年1月28日发表在“网易号”的文章《我国印钞比美国还凶,比较中美M2的增长,看懂中美货币超发现象》发给我,让我谈谈看法。我觉得不好推辞,就讲几句。
余汉波先生说:
“2020年我国CPI同比增长0.2%,即一般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0.2%。钱哪怕存银行活期,都能跑赢今年的CPI,即实际收益为正。
“但是2020我国M2同比增长10.1%,为2016年以来的新高。2016年之前还好,GDP跟得上,而今年GDP只有2.3%(东方财富数据)。
“历年我国的M2增长大体是:中国=美国+日本。
“给人的印象美国总是印钞印钞,然后买买买,特别是国债的发行。但事实却是,我国发行货币的总量是美国的1.75倍。
“2020年美国的疫情很严重,美联储也实行了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不断的印钞,给国民发钱。但是要说2020年印钞排名,我国仅次于美国。”
因为对数字不太敏感,而且,我分析问题首先定性,其次定量
仅仅定量分析,有时会掩盖事物的本质,甚至,有些定量分析是为了故意掩盖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不想对这些统计数字做出评价。我想余先生的这些数字,应该是有出处的。
余先生的基本观点,就是美国在“量化宽松”,中国同样也在“量化宽松”,量化宽松,即是对人民的掠夺。我们指责美国的量化宽松,也应该批判中国的量化宽松,甚至中国的量化宽松更加严重。笼统地说,我对余先生的这个观点,表示赞同。
我从余先生的文章中,感觉到——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符合余先生的本意——余先生在金融领域特别是货币发行问题上,似乎把中美两国截然分开了,似乎认为中美两国的金融政策是完全独立的,中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完全独立地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不受美元发行的影响。我想,如果余先生这么认为,我就不得不提出反对意见了。
因为中国当前的引进外资、开放金融、出口创汇、美元结算、储备美元等政策,尤其是引进外资、开放金融、人民币依据外汇储备发行的政策,即意味着人民币发行权在相当程度上(据说前几年是100%,近几年数据我不清楚,似乎是75%以上或者左右,这个,连主流金融官僚和专家都不否认,他们的说法叫“钩”),旁落于外资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寡头。人民币发行数量、发行对象、发行领域、发行方式,相当程度上由华尔街金融寡头决定。从文中看,余先生似乎只注意到了人民币发行数量问题,没有注意到发行对象、领域、方式等更加重要的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