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诱导人民币去主权化的国际化骗局


  摘自:新浪微博@何新老家伙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境内外学人刻意误导人民币去主权化,包括诱导我国去购买以他国本币计价的主权债券,并将这种愚蠢透顶的行为美化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管理。

  以下粗略地讨论一下: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目前已国际化的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重要经济体的货币。

  笔者给予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更为简约: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流通的过程。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笔者给予的答案是,取消本国以及外国对于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所设置的法律壁垒,并对采取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行为予以必要的政府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在于尽早解决法律障碍,在于尽早建立政府保障。

  笔者认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问题,是涉及国家现有金融主权以及金融资产安危的重大问题,绝对不能任由境外的金融机构诠释、评价和暗盘操纵。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管理。

  笔者一直无法理解,作为主权货币的人民币,其立法权应完全归属中国国家及授权机构,并接受中国宪法和现行法律的约束。为什么竟然会出现(香港)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这样违法甚至违宪的荒唐举措?

  另外,货币发行,涉及通货膨胀问题,必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正常运行,任何国家(欧盟例外)的货币管理必然须受到财政当局严厉监管。

  何以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平行于财政部,并脱离财政部行政管辖范畴而自行其政?

  货币主权是国家金融主权的根本所在,关系国运和国家安危。何以央行作为金融最高机构可以不接受任何部门包括全国人大的监督问责?

  笔者想说的是,人民币脱离法律约束和国家财政约束,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中国不是美国,央行不是美联储,不是少数金融老板控制下的私人银行机构!

  老实说,笔者非但没有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笔者倒是看到了人民币的美元化以及美联储化。

  笔者收集了一批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言论。

  笔者注意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管理层,一直将焦点锁定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之上。

  例如,关于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这样荒谬的思路;再例如,关于推进国际特别提款权(SDR)这样荒诞的逻辑。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