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飞:“九·一八”国耻的要害在于投降主义


1.webp (11).jpg

  “九·一八”国耻的要害在于投降主义

  ——写在“9·18事变”发生90周年之际

  再过几天就是“9·18”了,年年“9·18”,今又“9·18”。“9·18”是日本帝国主义刻在中华民族心头的一块难以平复的巨大伤疤,因此,国人是把“9·18”作为“国耻日”来铭记的,提醒每个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由此就带来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原则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9·18”是国耻?耻在哪里?是耻在被侵略吗?是耻在失败吗?笔者认为,主要不是这些,根本的是耻在不抵抗,耻在投降,耻在当今还严重存在的“和平友好”口号掩盖下的投降主义倾向。

  一、诡异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间,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并借口是东北军所为,于是乘机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当时关东军在我东北的总兵力是12000人,参与事变的仅300余人;当时驻扎在沈阳北大营和东大营东北军的兵力是12000余人,在东北的总兵力是20万人,武器装备与关东军不相上下。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曾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事变发生后,张学良遵照蒋介石不抵抗的指令,命令东北军不得与日本关东军发生冲突。于是东北军全部撤出了沈阳城,日本关东军在第二天就占领了沈阳城。不到一周的时间,关东军就占领了长春、四平、锦州、鞍山、抚顺等大城市。不到半年,1932年2月,日本关东军就占领了东三省,随后,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这就是史称的“九·一八事变”。至此,不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人可能对“九·一八事变”感到有些诡异,那就是,一般国家间的侵略战争都首先发生在边界地带,而“九·一八事变”却发生在内地的中心城市沈阳,看来日本关东军早就侵入中国东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这样的:

  1895年,清政府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有“中国割让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条款。这引起了沙俄的强烈不满(早已垂涎辽东半岛)。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条件是由清政府付出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以换取日本吐出这一份赃物,这就是史上的“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估计自己无力对抗俄、德、法三国,只好咽下了这口气,接受了三国的要求。

  1904年1月,日本不宣而战,这场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而进行的肮脏的帝国主义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日本从俄国手里夺取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从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经营权。随后,日本又强迫清政府开放铁岭、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等16个城市,作为日本侨民通商和居住的地方。日本还攫取了从丹东到沈阳的“安奉铁路”直接经营权,以及鸭绿江右岸木材采伐权,等等。至此,日本取代俄国,一跃成为我国东北的霸主,使其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基本得到实现。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