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评彩色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遇见真正的“谍战”经典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值得不断重温的好电影,它拍得非常美、非常纯净,也非常深情,既有有战友情、同志情、也有爱情和父子情。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经典影片,成为几代人美好的文化记忆,今天所说的‘红色经典’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
01
一听到中国首部黑白转彩色的4K修复版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的消息,立刻就决定去看一看。这不仅是为了怀旧,为了重新找回少年时代观看这部影片时那种兴奋、温馨的感觉,也是因为这些年来实在被各种各样的“谍战剧”倒了胃口,想再看一看真正的经典。
前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地处北京西郊的“中间艺术区”。很喜欢这个社区,这里有剧场、影院、露天电影场,还有咖啡馆和餐厅,一连几届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我都在这里观看了自己心仪的优秀影片。
走进影院前厅,看到墙上发黄的电影海报,忽然明白了电影院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令人心往神驰的所在,因为这里连接着过去的好时光,也连接着充满未知的未来。在这里,人们才可能超越凡庸的日常生活,让心灵获得自由。
02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在大跃进达到高潮的1958年拍摄完成并且上映的,带有五十年代特有的朝气和激情。
影片由林金编剧、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主演,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参加过长征的红军电报专家李侠潜伏在上海敌占区,用秘密电台和延安保持联系,最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故事。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李侠在被敌人抓捕前的那一刻,用电报向延安发出了最后一句话,同时镇定地把密码纸咽下——这一幕,当年观影时令我热泪盈眶,也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
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在上海解放前20天被大特务毛森根据蒋介石的直接命令杀害,当时北平正在筹组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李白为首任邮电部长人选之一。
国民党反动派在他们22年的黑暗统治中,杀害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这这些罪行至今仍没有得到完全清算,他们的后人好像也忘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从海峡对岸来的什么人去过龙华烈士陵园(李白就牺牲在这里)或雨花台烈士陵园。
03
关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拍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掌故——
本片的故事素材,是由我党在秘密战线具有传奇色彩的领导人,著名的“龙潭三杰”之一李克农上将提供,参考了秦鸿钧烈士、张困斋烈士的事迹,经过黄钢艺术加工而成,因为是集体创作,所以片头字幕的编剧名字是一个化名;
李克农一直留着标志性的胡子,在影片中,那位“任务的发出者”,即派遣李侠到上海执行任务的延安首长,也有点“特殊”地留着胡子,显然,这胡子是有来历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