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答秦朔先生:柳传志是独一无二的?
柳传志是独一无二的,联想却是资不抵债的!
秦朔先生拍胸脯担保联想没有问题,联想真的就没有问题吗?
早上拜读了秦朔先生的雄文《关于联想的联想 》眼前一亮。这才像个文章嘛,270多家媒体写的那些玩意儿普遍缺少专业水准,统统都是鬼画魂儿。
秦先生披露了只有联想内部人才知道的核心商密——“银行授信数据”,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此文等同于联想控股与联想集团对本人系列质疑的公开回应。
所以,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不揣冒昧地回应秦先生几条意见:
1. 秦先生此文最核心、也最容易引发联想高管层强烈共鸣的地方在于:单方面将我对联想的质疑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升到否定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的高度,甚至刻意渲染出紧张的氛围——“这么一出演完,下一个是谁?哪个企业家走上下一场的审判台?”
请恕司马南不能接受。
我的态度历来是鲜明的,既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更要坚持“依法治国”:让法律的归法律,共和国没有任何人、任何群体可以享有法外特权!
柳传志没有法外特权。
2. 秦先生就09年联想控股改制中“涉嫌国资流失”问题所阐明的立场是:交易价格并不重要,只要遵循三公原则和市场化机制,并得到了国资代表方和相关监管方认可,交易就是合理的。
倘若这个逻辑成立,为什么联想控股改制时所有的交易条件都是为泛海控股量身定做的呢?
为什么没有在联想工作过一天的原计算所党委书记李树贻拿到了股权呢?
秦先生又该如何看待“内蒙古倒查20年为国家挽回523亿损失”呢?
如果司马南的质疑不够专业、不够分量,那么这篇学术论文里所提出的联想控股09年改制中涉嫌至少10亿国资流失的质疑,够不够专业呢?
我想提醒秦先生注意的是,200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正式施行,而联想控股改制发生在法律颁布实施之后,隔壁王奶奶说,这叫“顶风上”,联想的改制计有9次之多,这次迈出的步子最大,用这两年大家熟悉的词儿就叫“不收手”。
一个高科技企业自诩的联想,评估值只有区区1.2倍净资产(77.2亿),这中间是否涉嫌国资贱卖、国资流失?交易成功后第二年,净资产几乎翻倍(153.32亿元),这是周瑜打黄盖么?
3. 秦先生对联想高管的天价薪酬轻描淡写,只是叮嘱他们多做慈善,却对群众关切的问题视而不见。
在联想控股扣除无形资产(含商誉)后的负债率超过97%、联想集团扣除无形资产(含商誉)后严重资不抵债的前提下,一边拖欠供应商千亿货款、一边还给高管发天价年薪,这才是群众愤怒的地方。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