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摆脱房地产的绑架,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提要】中国现有的房地产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改变它已迫在眉睫。政府不需要顾虑土地财政,因为所谓的“土地财政”事实上并不成立:承担地方政府行政开支的并不是卖地收入,而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资金。在现有的房地产模式中,人民被剥夺了免费享有住宅用地的权益。而政府实际上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因此国家应该对房地产制度拨乱反正:成立公益性的国有房地产建设实体,取代私营房地产开发商,并追索其侵占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新的房地产制度中,人民享有免费的住宅用地的权益应该得到实现。
恒大终于要违约了:两万亿的债务,挺吓人的。而在各个地方,大量新建的房子还是空置着。这提醒我们:这个房地产模式已经走到头了。
我们的房地产制度师承自香港。当初它被描绘得非常诱人:把城市当做资产来运营。政府出让土地解决行政开支。开发商赚钱。百姓有房子住——各方受益。
但是它在中国却实际运行成了这个熊样子:政府卖地,催生腐败和土地财政依赖;房价虚高,人民买不起,房子空置;开发商资不抵债,事实破产;银行积累大量的债务和坏账。
现在不会再有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制度了。人们只是担心:尽管它不好,但是摆脱它更糟糕,所以谁也不敢动它。正因为看穿了这一点,那些开发商尽管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但却仍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活动着。
他们对政府官员说:离开了卖地,政府就没法维持运行。再说如果我垮了,当初运作之中的那些事就会抖出来,对谁也不好吧;
他们对欠贷的银行说:如果你们清我的盘,那么贷款就成了坏账。你们负不起这个损失的责任。所以还是把我卖不出去的房子抵押给你们。你们再贷一笔款给我。我再去搞新的项目:这样我活了,而你们的账面上至少还有抵押的房子,可以向上面交代;
他们对买房者说:你们嫌房子贵?告诉你们房价还要涨呢——爱买不买!
就这样,各方都被讹诈了,屈服了,继续陪着开发商把这个饮鸩止渴的游戏玩下去……
但是国家不能陪下去了,民族的未来不能陪下去了。我们看看香港:它已经被房地产巨蟒紧紧地缠住了手脚,彻底失去了曾经的活力和光芒。看看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三十年停滞,再看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如果这一切在中国发生,那么它的后果就会十倍百倍于我们现在担心失去的东西。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就会受到重大挫折。
这个问题政府早就有所警觉,而且已经开始行动了:“房住不炒”就是一个尝试。
但是打击炒房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房价高的根本原因不是炒房,而是地价高。而地价高的原因是土地财政。不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而去打击炒房,是舍本而逐末。对此政府也一定知道,但是之所以迟迟没有切入这个核心问题,是因为有所顾忌。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