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复建和提升供销社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中国供销总社、中央农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四个部门,本月初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的指导意见》。将于7月开始进行“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试点,预期在2年内完成目标。

  文件好似关注度不很高,反对集体经济者,给文件戴上了计划经济的帽子,给供销社扣上了“计划经济最后的残体”的恶名,并称已被证明完全失败的计划经济借“供销社”还魂。

  尽管对农业的诸多细节不很清楚,但经过一番了解、思考,宁揣浅陋,愿为供销社的复建、提升提出某些有益的意见,支持这个文件的目标实现。

  形势总比人的感觉或认为要正确得多。计划经济既没有被证明完全失败,特别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计划经济总能时不时出来闪耀一下它的光芒。请看一看荔枝丰收的果农,中间商收购价压低到不到五毛钱,果农连成本都收不回,宁可当垃圾扔掉,看一看辛苦劳作一年,粮食变现的收入还不抵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钱,看一看城市居民在瓜果当季却也得花高价去买。可见,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在被人宰割,几乎全部的市场利润都被经销商赚走了。为维持高价,他们能逼着养猪场拆掉猪圈,把卖不出去的楼房炸掉,市场万能论者看不到这些,仍高喊唯市场才是万能的。

  三农问题的困局,如不能破解,再过不出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走向死亡,第一产业死亡,十四亿中国人何以生存?粮食不可能打包票由世界为中国保障,若吃饭真成问题,某些国家将会暴露凶狠面目,用最致命的粮食卡我们的脖子,那时我们将彻底沦为待宰的羔羊,这不是危言,现在已出现了苗头,如果不能破此危局,为时将晚,而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

  破解三农危局的核心,要直接打通农业与城市之间的流通渠道。当前市场经济下的两向流通,得利的只有第三方的中间经销商,受伤害的却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少数人伤害多数人,这既背离了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理念,也背反党的性质和执政宗旨。

  计划经济尽管退出了经济舞台,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根基,如集体经济仍是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不论土地承包制,还是土地经营权的股份制,土地名义上仍属于集体,不为个人私有,这是恢复供销社的制度基础,只要县乡两级政府行动起来,制定一套运作合理的产供销体系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有了产供销一体的供销社,就能成为连通农村与城市的直通车,既带动农村,盘动农村的活力,也将方便优惠城市,而庞大的城市消费市场,反过来又将拉动农村进步,消减城乡之间的差别。计划经济时代不曾完成的消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乡村与城市的差别,以恢复供销社为抓手,有可能在我国经济已经高度发展之后的新时代逐步实现。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