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 俄为何对乌如此动气?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要向朋友们道歉,我对普京总统的估计出现了偏差,本以为他不会主动开启俄乌战争,会选择“围而不打”的策略,结果是他选择了先发制人。
根据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声明,俄罗斯对乌开展军事行动的理由是“旨在阻止新纳粹主义及及阻止他们对顿巴斯4百万俄罗斯族人的种族灭绝而进行的维和行动”。如果这一说法是真正原因,就与我先前文章中“只要乌克兰不对乌东各共和国的俄罗斯族平民进行滥杀,就不会大规模开战”的条件很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判断误差不大。
不管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战争终究已经打响,鉴于中国处于中立地位,我认为,在分析俄乌战争时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只做浅层分析,不能主观界定战争性质,这需要留给历史做定论;二是不能轻信任何网传的战场信息,西方已经屏蔽俄罗斯媒体,大多数信息都来源于西方,真实性较难判断。
人类不喜欢战争,这是事实,但人类一直在打仗,也是事实,在认同这一规律的前提下,仍然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对战争的“双标”态度为何在精英中更盛行?
国际社会,其实也是西方社会,利用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有利地位,对俄罗斯进行了最全面的制裁,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和体育等领域,它们的理由是基于反战。
但这里必须发出疑问:
轰炸南联盟(包括炸毁中国大使馆),轰炸伊拉克,轰炸利比亚,轰炸叙利亚,轰炸阿富汗,轰炸格林纳达……有一场战争能给出合理理由吗?美国难道不是侵略?为什么国际社会不制裁它?中国的部分精英为何不谴责它?
一般老百姓比较朴素,赞成还是支持,总会依个理由。精英们反倒不太讲理,他们的态度中包含着一种“把对内的立场延伸到对外的立场”,他们心里都知道对错,但绝不会承认对错。
大家不要小看这股潮流,我们自己假若遇到困难时刻,不排除他们就是配合者。
围剿是否意味着战争?
人与人打架,国与国打仗,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必是深刻矛盾积累到极限的结果,在开打之前,一定预备了无限多的挑衅性因素。
如果有人在你家四周架满机枪大炮,架满大刀,架满望远镜,你怕不怕?你烦不烦?这跟真打有何区别?你会不会报警?如果警方讲:外人架枪架刀,又没有开枪用刀,你无权干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是自己崩溃倒下?还是主动去把那些凶器给撤了?如果你无能,肯定只能咽下这口气,如果你有能力,在找不到说理地方的时候,相信你肯定会去拆除那些威胁物,拆的过程中,就可能打架。
俄罗斯面临这个威胁已经有很多年,北约的飞机已经挂上核弹绕着俄边境示威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