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中国抗疫成本世界最高?


  中国抗疫成本世界最高?

  自2020年初到现在,疫情已经延时近三年,外国比较早出现疲劳躺平,而中国还在坚持动态清零。

  应该说,中国成绩是非常亮眼的,在不完全封闭国门且保持正常贸易的前提下,社会整体平安,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得到了保证,不敢说是世界第一,总成绩靠前是确定的。

  然而,无论什么事情,尤其是灾难性事件,总是会让部分人受灾,总会让部分企业减少收益,由此积累的怨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多,“反对清零,跟随躺平”的声音也就在这个背景下与日俱增。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让中国躺平,他们制造了一种不成立的“共识”——中国抗疫成本世界最高。

  在分析中国抗疫成本是不是世界最高之前,我很想讲一下中国抗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过度抗疫确实存在且比较普遍。一两个人确诊,全区甚至全市测核酸,并且一测就是七八次,甚至一二十次,既不是密接次密接,又不是封控区、管控区和风险区居民,隔个二十几公里,也要陪着测核酸。

  2,就医过程的过度检测。部分省市,一例确诊及无症状都没有,群众就医也要核酸检测证明,部分医院还要求先做ct,然后才能看病,增加了患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动态清零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安全地生活,你设置更多障碍,那为什么还要清零?

  3,抗疫过程中存在大量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部分地方存在粗暴管理甚至是消极懒政的现象,让人民群众非常不满。

  中国抗疫,虽然有局部不足,但同世界其它各国相比,仍然是最突出的大国。下面,我们不妨进行成本对比,看看中国到底是不是成本最高。一看生命代价,二看经济代价,三看中国的增值收益。

  ★★世界主要疫情国家付出的生命代价

  截止2022年4月5日,主要国家因感染新冠死亡人数对比:

  中国:13663人。其中,香港8262人,台湾853人。大陆死亡人数不到5000人。

  美国:1008517人;印度:521446人;巴西:660381人;法国:142655人;德国:130713人;英国:165570人;俄国:369995人;意大利:159909人;阿根廷:128086人;土耳其:98176人;西班牙:102541人;哥伦比亚:139670人;印尼:155349人;波兰:115345人;墨西哥:323223人;南非:100052人;日本:28336人;伊朗:140368人;韩国:17453人。

  大家把死亡人数与人口基数进行一下对比,然后再看一下中国大陆总人口与死亡人数,就能得出中国政府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上取得的巨大胜利。

  执政为民的“为民”是什么?不为生命吗?“生命至上”的原则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就是执政为民。

  过去,中国精英总是讲,西方跟中国的最大不同在于对生命的态度上面,西方人更尊重生命,中国人更为野蛮,更为冷漠,更像义和团,不珍惜生命。

  这两年,谎言被揭开了,西方人并不怎么尊重生命,美国死亡人数比二战战死人数还高出几倍,哪来的尊重生命?

  为了粉饰抗疫失败,部分人又在推销另外两个“歪理”:

  外国死亡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人。有意思!难道老年人就该死吗?尊重生命,难道不包含尊重老年人生命?

  外国死患者中大部分有基础性疾病。这也很有意思,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几个人没点基础性疾病?如果没有患上新冠,这些人是不是可以活得更久点?因为新冠,过早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不就是疫情灾难吗?不就是抗疫失败吗?

  生命成本是最高成本,生命代价是最大代价。

  我一直没搞明白,死亡率这么低的中国,竟然有人羡慕高死亡率国家的抗疫模式?

  提醒一下像我一样的中低收入者,我们要搞清楚,任何国家,在灾难情况下,防护能力最弱的就是我们,一旦灾情扩大,死亡率最高的也是我们,请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

  ★★世界主要疫情国家付出的经济代价

  中国2021年全年CPI上涨0.9%,2022年2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仍为0.9%。

  世界主要国家2022年2月份的CPI数据(并不是因为俄乌战争推动,2月底战争才开打,这个数据是连续递增下来的。):

  美国:7.5;法国:4.5;加拿大:5.7;南非:5.7;印度:6.07;荷兰:6.2;英国:6.2;意大利:6.7;墨西哥:7.28;德国:7.3;俄国:9.17;西班牙:9.8;巴西:10.54;阿根廷:52.3;土耳其:61.1,整个欧元区:7.5。

  为什么要列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指数?因为这一数据反映了各国经济现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我们能够看到国内部分居民或公司面临困难,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真正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面貌的是GDP数据与CPI数据的综合考量。中国在保证经济正常增长的前提下,物价上涨整体上保持平稳,个别疫区短期的物价波动并不是整个中国全局现象,也不是全年现象。我们既要看到汽柴油价格上涨到高位,又要看到猪肉价格跌到低位。

  列举的国外指数,几乎是那些国家近三十年或四十年来的最高点。说明什么呢?说明面对疫情,躺平是不够的,也是消极的,最终只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高通胀为什么会发生?

  不外乎三个原因:货币超发引发的购买力矛盾;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成本推动);经济结构的失衡。

  自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不停地滥发货币,通过简单发钱的方式抵抗病毒,希望在躺平中不劳而获。2020年,美国超发货币至少为2.67万亿,2021年,美国至少超发3.21万亿,就这两次扩张,就超过了美国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总和。这些消极措施,既推动了美国内通胀,还外溢到世界各国。相当多国家的通胀不能外溢,只能在国内抬高洪水。

  疫情爆发后,劳动力表现为紧缺状态,加之工会作用,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企业要追求更高利润,成本代价最终必须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疫情越严重,这个趋势越明显。疫情期间,除了劳动力成本,原料也被各国企业充分利用,借垄断地位涨价,获取垄断利润,各类一次性资源均大幅涨价,很多大宗商品在2021年出现成倍或几倍的增长,最终推动各个环节的价格上涨。

  疫情发散,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部分产业不但不受疫情影响,而且还能获得更大机遇,它会推动工资与价格上涨,而另外一些需求不旺的产业或商业并不会因为逆境而受到关照,紧张的劳动力也不会因此愿意减少工资,加之原材料成本的普遍适用性,让多数产业处于恶性循环中。

  除GDP和CPI之外,中国在2021年还有一个数据非常亮眼,这就是进出口贸易,进出口增速均超过20%,总额达391000亿人民币。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国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人认为,中国因害怕疫情输入闭关锁国,这会得罪整个世界。真的闭关锁国了,这些贸易是怎么成交的?是怎么运输的?日本搞了个夏奥会,中国开了次冬奥会,何来锁国?

  中国为疫情付出了经济代价,但放到全世界对比,中国付出的综合代价是较小的,在开放性经济体中,中国付出的综合代价是最小的,中国大多成本转化为内循环消费,表相成本高,综合成本低。

  外国抗疫成本不高,怎么可能把物价涨幅推至三四十年新高?怎么可能靠印钱支撑?外国的表相成本低,综合成本高。

  以上数据是宏观数据,能概括整体面貌,国内数据或许有失真成分,但应该不很大。

  从微观上看,中国的疫情也影响有限。疫情紧张地区,部分同胞有受苦受罪的经历。多数时期,一般地区,一般小区,一般农村,绝大多数人,都能安居乐业,生活未受太大影响。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有哪些增值收益?

  我们提到抗疫,总是在讲成本,讲损失,讲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能换个视角看问题,也许又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战争,谁都不喜欢,因为它会带来太多的苦难和悲伤。但是,它真要来了,我们也得面对,并且还要勇敢面对。每一次战争过程,除了伤亡,还有很多附带收益,比如,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制造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暴露社会问题,等等。抗疫,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战争,有痛苦,也有收获。

  在坚持动态清零的近三年中,中国取得了哪些增值收益?

  据我观察,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中国政府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不面临挑战,挑战来临,善于应对,就不会出现最坏结果。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警察,医护,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给中国社会呈现了一个“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形象。如果将来碰到比疫情更大的战争型挑战,这部分人仍然值得信赖,至少是得到了锻炼。过去十年,盘点公权在公共事务上的表现,我对抗疫这件事满意度最高。

  中国人的团结意识价值连城。杂音,负面声音,抗拒情绪,有没有?都有。不过,只要风险一到,国人整体上总能团结一致,无论民意还是行动。因为有了这样好的整体意识,中国抗疫才实现了成本最小化。我们可以看到,抗疫越坚定,行动越统一,付出的代价越小,磨刀不误砍柴功,越是三心二意,越是各自为政,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中国的自主制造能力得到了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为什么那么难?因为中国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靠外国支撑,自己不能生产任何一款对敌人有威胁的武器,重装备生产能力是零,新型装备生产能力也是零,中国教育和中国科技界都不能为战争提供一丁点补充动力。这次抗疫,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2020年,中国在那么被动的情况下,抗疫物资生产能力仍得到空前提高,不但可满足自己,还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很有意思的是,进口中国物资最多的竟然是美国、德国和欧洲其它各国。

  中国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武汉疫情初期,核酸检测能力大概是每天一万多例,然后扩展到十万多例,很快就扩展到单日百万例。现在,如果组织得当,一周内,可以给14亿人普检一次。就在长沙,科研企业已经研发出新设备,核酸检测已经不需要人参与,全过程自动化操作。测温设备,疫苗研究,大数据溯源,线上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服务,中医药研究,病毒机理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国人的信心得到了整体提高。疫情刚开始,中国人是很悲伤的,是绝望的,是很想得到国际社会帮助的,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迷信西方。随着疫情的全球化扩散,我们逐渐发现,那些被神化的发达国家不过如此,它们更慌乱,它们更无奈,它们更绝望,最后,它们只能躺平,只能把“自由价更高”拿出来做消极抗疫的理由。实际上,是它们已经无能为力了。再看中国,在“联防联控”的政策指导下,任何疫情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被控制住,生产生活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有了成绩,就能带来信心。

  其实,还有很多增值性收益,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完全放开?

  放开是迟早的事,也是必须的,这是大方向,不需要预言,病毒不可能永远这么可怕。

  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全放开,应该是有标准的。

  在讨论标准之前,我们应该设置前提:

  第一,要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保护,放开不至于让很多不该死亡的人死亡;

  第二,要保证中国经济及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到太大影响,如果放开后的形势还不如严控时期,那就不能全放开。

  在这两个前提下,是不是可以考虑以下标准:

  1,新的病毒致病性(必须住院)不高于普通感冒。我讲的不是致命性,而是致病性。奥密克容之后,新病毒若传染性过强,且致病性过高,就意味着住院总量剧增,这是现行医疗体系无法存受之重,一旦无法及时治疗,小病就会拖成重病或致死。香港医疗条件算是比较优越的城市,但时至今日仍然单日死亡一两百人。中国大陆,除少数发达城市,整体上不如香港,致病性过高,意味着死亡率会更高。现在,中国大陆之所以重症和死亡率控制得比较低,是因为病例绝对数少,没有出现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一地有事,全国救援。一旦新病毒致病真像感冒,传染性较弱,不构成医疗负担,也就成了日常小病。

  2,疫苗抗体真实有效。我们现在打的疫苗都是试验型疫苗,2020年底,专家都说疫苗抗感染率达90%,后来,发现不抗感染,就说可以防重症,再后来,又发现不能防重症,专家又说可以防死亡,现在,死亡也防不了,专家就说可以降低死亡率。从这个过程,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出,所有的疫苗都不成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疫苗,都是拿患者做试验品。未来,如果有一款疫苗问世,完全能够产生抗体阻断感染,全放开的时机就达到最佳时间点。

  3,治疗药物非常有效且成本较低。当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求放开?因为他们看到辉瑞所谓的神药面世了,并且还在中国有生产。根据专家的说法,辉瑞的这款药也只适用于轻症患者,对重病效果甚微。这种药比中国的中药其实好不到哪里去,中药治疗轻症患者也是不错的,世卫组织已经公开承认这一点。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在于病毒的“超级扩散”。说中药有效,也是指对轻症有效,或者是减少轻症和普通型向重症转化,改善轻型和普通型临床预后,并不说对各类患者都适用。辉瑞口服药,据说价格较贵。

  一旦中国患者过多,又依赖辉瑞,中国的抗疫成本就转化为美国公司的赢利点,关键问题是,每个人都可能反复感染,中国人口基数又大,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人就成了辉瑞的钱袋子。辉瑞突然免专利费授权中国五家药企为它生产口服药,是有深谋算计的,它等着中国大爆发,它的吸血性永远不会改。

  大家务必注意!我们所谓的抗疫成本,几乎所有的成本环节都在国内,在消费上表现为成本,从生产上看,它又支撑了企业运转和劳动力供给,再大的成本,都是肉烂在锅里。一旦中国疫情变成外企利润增长点,此时的成本就变成了“国家成本”。

  如果中国自己不能尽快出新药,如果药价降不下来,即使新冠患者如同感冒,对低收入者而言也非常不利,他们的防护能力低,感染机率大,治病开支大。

  总的结论是:

  1,中国动态清零的抗疫综合成本不但不高,而且相对较低,在奥密克容病毒影响期,仍然能表现出成本优势,应该继续坚持,直到病毒更弱化、疫苗更有效和新药成本更低三个目标转折点出现,全开放时间点即到。幼儿,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都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

  2,当前上海的抗疫困境和次生灾难,不是“动态清零”之错,是上海前期管理之错和预案不足之错,是把自己置于特殊地位之错,完全不记得武汉的经验和教训。事实上,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特殊,根本没有离开谁国家转不动的可能。只有全国人民同心一气,平等相待,互相帮助,才能战胜重大困难。

  写于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文/孙锡良,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大学副教授。本文原载孙锡良新公众号“孙锡良A”】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