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不敢说自己强于太监
春节之前,有位网友在我的公众号里给我留一大段话,骂我的文章越写越没有精神和勇气,连个太监都比不上。言词粗鄙,态度野蛮,一气之下,我将他拉进了黑名单。
经过这段时期的反思,渐觉得他的话也不完全错误,现已经将他从黑名单释放了出来。为了安全,为了生存,为了还能说得上几句话,确实放弃了很多,我国跟世界有所不同,俺必须学会适应。
说实话,除了生殖能力比太监强,其它方面还真不敢说自己高过太监。太监,是一种职业,一种只有在宫廷里才有的职业,能被选进去的人,不管有没有文化,机灵劲是少不了的,适应能力也得很强,否则,想在宫内行走是不会长久的,倘做到秉笔太监,那就是一般功名都不及的高度了。
李莲英,魏忠贤,郑和,这些明星太监大家都略知一二,我就不多介绍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几个不知名的太监,各位从他们身上应该能看出些水平,除了我比不上太监,估计跟我差不多的人还不在少数。
刘若愚,大家熟悉吗?他是明朝的一个太监,自幼习儒学,读医书,十四岁入宫行走,因魏忠贤案被冤入狱,在狱中历时十二年写成了名著《酌中志》。不要小看这本书,可不止于宫中见闻,更有极强史料价值,朝廷掌故,政治纷争,皆是洞悉于心,夹叙夹议,文笔质朴,极具特色,蚁集膻,蝇逐臭,仕宦丑态栩栩如生,把宫中的各色人等描绘得活灵活现,非当今一般文人所能办到。
大家一提东厂就认定邪恶,实际并非全然,太监冯保也曾执掌东厂,并掌司礼监印。大家知道司礼监有多重要吗?明朝内府分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司礼监居各监之首,能掌此印者并非庸人。冯太监笃好琴书,雅歌投壶,儒气逼人。他不只擅弹琴,更会造琴,世人咸爱之。若论政治贡献,他也不愧皇恩,通情理,达事情,与张居正内外同心,共辅朝政。后虽谪死于江南,然其功并未被神庙没,葬其于留都皇厂,以报忠臣。
再说个太监叫陈矩,任司礼监,先任典簿,后升监官,坚守“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声名货利,了无所靠,著有《皇华纪实》、《香山记游》和《闽中纪述》等。万历乙巳年,辽东抚镇招流民为功,将鸭绿江以西宽奠以东数百公里弃之,全辽尽失,陈矩闻之,心颇不平,直乎亡国先兆,为少数敢言直言者。
说了好太监,我还得说几个坏太监。当然,坏太监能坏到在皇宫里逞能,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能力也是一顶几的强。魏忠贤权大,但魏忠贤不识字,要想跟东林党一班文官集团斗争,没几个好帮手是不行的。比如说,王礼乾,李永贞,石元雅,田玉升,涂文辅等。这帮人为了在斗争中取得优势,就仔细研究了东林集团的主要成员,并且把他们分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编一个名录,最重要的划三个圈,次等者划两个圈,最轻者划一个圈,取名为《天鉴录》、《同志录》和《点将录》,这样就便于魏忠贤清除异党。左光斗,钱谦益,杨涟,孙国桢,汪文言等人均在名录之内。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既要斗智,又须斗勇,堪称明末大戏,双方合力导演了明朝的灭亡,东厂也好,东林也罢,没有一个善者,更没有一个弱者,也没有一个无辜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