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格局之变——从学霸到恶霸
格局之变——从学霸到恶霸
关于美国,也许不只有我,也许是整个世界,都对它怀有互质的观感,既欣赏它的成就,又憎恶它的霸道。
一百多年来,美国取得了超越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全领域成就,看起来很像个学霸。在美式文化包装下,它在很长时期内被宣传为正义化身,尽管不真实,但的确让人佩服。
因为对美国的赞赏,有人认为我哈美。不,我从不哈美,只是对它的部分成功表达认可。
很多人把美国的制度全盘否定,这不太好,美国的制度中有很多东西是相当好的,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的制度,不可能造就今天的强大美国。
“二战”之后,尤其是“冷战”之后,美国在变,美国人在变,也许是因为部分领域太过成功,它们变得很疯狂,变得很丑恶,已经表现出黑社会恶霸形象。
它的恶霸特征有三: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想打谁,就打谁;我即宇宙真理,谁都得服从。
美国,从学霸发展成恶霸,决不是某个美国总统或几个美国总统的责任,也决不只是美国人的责任,全世界都有责任,全世界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怪物,全世界都需要想办法打黑除恶。
美国成为恶霸的自身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促成了信心膨胀
一战,美国出力不大,但影响很大,威尔逊的“正义”被欧洲政客利用,“分脏”成为现代战争新模式,“国联”成为虚化的大国工具。
二战,美国是重要当事国,是战争决定者之一,展示了经济与军事的双重强大,既实现了战后的第二次分脏,又主导了“联合国”的整体框架。
这两次巨大成就,让美国人误认为世界离不开它,它可以决定世界走向。
②维持盟主地位的“敌人“设定
二战之后,为了维持美国的特殊地位,美国拉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活生生制造了一个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拉开了“冷战”序幕。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社会主义阵营假想敌消失。为了巩固地位,它又设定了新的假想敌——大国威胁,凡可能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都是它的“敌人”,以此为基础,推动世界进入“热战”时代。
有“敌人”设定,就必有霸权战争。
③维持科技优势的假想敌设定
1958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美国统治集团非常惊慌,它们认为,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挫败,并为此进行了两次国会大讨论,决定把所有的国际竞争问题都列入其外交程序,先后通过了众议院第336号决议和参议院第31号决议。
美国的竞争目标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都必须找到“威胁源头“,都必须有计划的清除障碍,即便是西欧的朋友,也不能超越美国预想的”事态发展“。
M教员难道不算敢于真实反抗恶霸美国的强力领导人?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难道不算是打响了反抗恶霸美国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