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强:西方经济学家已沦为资本家和资本的“献媚者”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犯错误的主观原因
1.剥削阶级立场决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缺乏科学精神。《资本论》不仅全面地揭示出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形态认识上表现出的各种错误,而且深刻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犯错误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何在?从根本上说,这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于他们都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阶级立场上。这种阶级性是由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具有必然的历史规定性。而资产阶级的经济观念就是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必然反映,既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者和剥削者的一般性质,又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赋予它的历史特征。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观念的理论化表现,既然站在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也就必然以维护单个资本家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经济分析的前提,这种研究目的正是包括古典经济学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唯心史观作为指导思想,缺乏彻底的科学精神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古典经济学家即使能够作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其科学精神也是不彻底的。马克思深刻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几乎接触到事物的真实状况,但是没有自觉地把它表述出来。只要古典政治经济学附着在资产阶级的皮上,它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1]例如,古典经济学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及到商品价值的本质,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剩余价值的外部表现形式,做出过科学贡献,但是,如前所述,他们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合理的制度,因此,就不可能考虑商品生产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式,也就始终不会认识到价值的本质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是人类劳动社会性的特殊历史形式。他们尽管能在某种程度上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但是,始终不能从价值运动的特殊性上把两者科学地区分开来,更没有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不能发现剩余价值。
资产阶级经济学走上庸俗经济学轨道之后,庸俗经济学家的资产阶级立场表现得更加自觉和露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关系表面上是买者和卖者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而不是商品流通这种交易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庸俗经济学家则颠倒是否,用商品流通的平等关系来掩盖生产关系的剥削性质。马克思指出,“这是和资产阶级眼界相符合的,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满脑袋都是生意经”。[2]正是资产阶级立场和眼界,使庸俗经济学家在理论上都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为此,马克思称他们为资本家的“理论解释者”[3]、资本的“献媚者”[4];对于反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经济学家,则称之为“反动派的辩护士”[5]。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