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稳住经济大盘,根本在于发挥社会主义优势

2022-05-28 1260 4
作者: 江宇 来源: 昆仑策网

  既要用好财政、货币、价格等数量手段,更要从所有制、分配关系、劳资关系、共同富裕等生产关系的层面想办法。

  当前,由于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也由于个别地方把经济发展和防疫对立起来,一度出现思想松懈、自以为是等情况,导致疫情蔓延,给经济工作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压力。

  如何稳住经济大盘?这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如何稳住经济大盘,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多次讲话中说得很清楚了。当前的关键是落实。

  第一,总书记在2020年我国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时就反复强调“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也就是说,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应该“头疼医疼、脚疼医脚”,不是简单地以疫情之前为参照系,而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形势,把稳经济和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

  第二,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集体学习中强调: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述。西方经济学虽然也有各种应对经济下行的办法,但是其重要缺陷是“唯生产力论”,也就是只盯着财政、货币、价格等数量手段,“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不能也不愿触及所有制、分配关系、劳资关系、共同富裕等触及生产关系的手段。因此,无论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还是主张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都在暂时稳住经济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危机。最终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总爆发。

  实现国内大循环、推进共同富裕,是同总书记关于化危为机的要求统一的,这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个鲜明要求。他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中国最大的“机”在哪里,答案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新冠”是二战之后对国际经济冲击最大的一次事件,要用大历史视角谋划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战胜“新冠”疫情,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疫情之后恢复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从政治经济学上看,西方无论是疫情蔓延、还是经济危机,归根到底在于走的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资本运动使社会的生产、分配、投资、消费都严重偏离了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美国在疫情中宁可草菅人命也要强行复工,根源是其政权被资本裹挟、社会两极分化、医疗商业化。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无论采取多么强有力的财政、货币、补贴、减税手段,都不可能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如美国现在一样。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