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再论去殖民化


  前天,我写了一篇题为《必须在全国进行去殖民化教育》,可以说,面对各种纷乱繁杂的文化现象,这是笔者作为一个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人民的人,不希望我们丢弃自己的传统、不希望我们的文化在西方阴谋下走向堕落的一个战士的呐喊。

  文章发表后,著名文艺理论家、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刘润为同志随即发表一篇一气呵成的雄文——《殖民文化论》。这是根据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发表于《求是》杂志的文章,可以说气势磅礴、气贯长虹,充满了一个理论家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心和意志。

  紧接着,便有了著名学者郑若麟先生的关于《必须重视精神文化殖民》的精彩演讲。让我感觉庆幸的是,在我们的文化处在“危险的时刻”,还有这么多清醒的人能够发出愤世嫉俗的呐喊,我以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明天和希望,它昭示着中国文化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有人公开撰文发表质疑并坚决反对,对反对殖民文化报以鄙夷的态度,用隔岸观火的悠闲声调说,哪有什么文化殖民,你们这是在质疑对外开放。

  更加严重的,还有人为殖民文化评功摆好:这不就是中国弱势文化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认同吗?中国就应该好好引进西方文化嘛。

  更有甚者,有人狂妄叫喊:我们的文化引进西方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我们就是要与西方全面接轨。也有人甚至把质疑这四十年之类大帽子胡乱扣了起来。

  这些话,如果出自西方阵营之口也就罢了,因为那些人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关键是这些话出自我们内部,不免就让人对文化殖民的危害之大之深,我们的去文化殖民任务之艰巨感觉任重道远。至于某些如骂街一样的无聊文字,那是根本不值一驳的。

  郑若麟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演说,他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用枪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就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反征服、反殖民的斗争,一直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在上海这样一片中国的土地上,还有11个外国的军队驻扎在那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10月1号。中国这一天开始,才真正没有外国军队,才实现真正的独立,把所有的外国势力从中国国土驱逐出去。当年在长江炮轰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用枪炮发言,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反殖民统治的坚定决心。

  我们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核大国,其它国家要在军事上征服中国,已经非常困难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金融、贸易等等各个领域,我们当然不愿接受任何外国的站在实力地位将意志强加于我们,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完全摆脱了试图征服我们的外来强权的这样一种命运呢?没有,这就是物资上我们似乎强大起来了,但是精神上我们还有相当差距,某种程度上,我们带有浓厚的被精神殖民的痕迹,并且这种痕迹这些年被人为强化了。反精神殖民的斗争依然摆在我们面前。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