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学者谈北约困境:“有人让北约反对中国,太荒谬了”
图源:环球时报英文版
环球时报:俄乌冲突现在是全世界的焦点。有一种看法是,北约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您对北约的五轮东扩怎么看,如何看待北约的再次扩大?
伊夫·莱特姆(比利时前首相):我代表比利时参加了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当时不同的前苏联集团成员国都获得加入北约的申请资格。这些新独立国家的领导人提出加入北约的要求。事实上,北约的扩张是在苏联解体后很早就开始的,这无疑会在欧洲和美国之外引发一些合理的担忧和不满。
乌尔夫·桑德马克(瑞典席勒研究所主席):我是反对瑞典加入北约组织的一员,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街头抗议。反对瑞典加入北约,是为了和平,我们不想参加北约的战争。斯堪的纳维亚曾经是世界上的一个低紧张地区。但现在,随着瑞典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增大,这里将变得非常紧张。靠近我们的边境,特别是靠近芬兰的边境地区,是世界上核武器最集中的地方。科拉半岛的俄罗斯海军基地拥有俄大部分的核潜艇。如果这些基地受到威胁,整个核平衡就荡然无存。这将是对俄罗斯的巨大挑衅。在核战争的情况下,如果以这种方式威胁俄罗斯,我们将成为核攻击的主要目标。
孙恪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芬兰和瑞典加入后,北约将获得又一次扩大,可以说是北扩,也可以说是东扩。这件事挺大的,不仅是这两个国家经济高度发达、防务力量较强、国土面积较大,更重要的是它从北极、俄芬边界、波罗的海几个方向上对俄罗斯构成严重的地缘安全威胁,极大增加了北约和俄罗斯冲突的几率,进一步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欧洲安全构成挑战。
在芬瑞入约问题上,经过美国和北约多方协调,土耳其、芬兰、瑞典三国签署备忘录,基本扫除芬瑞入约的主要障碍。在北约马德里峰会上提到了一些和平伙伴关系国,如波黑、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应该都在北约未来扩大的视野之内,但牵涉与俄直接冲突,难度很大。
图源:环球时报英文版
环球时报:最近欧洲多国领导人提到“乌克兰疲劳症”,甚至有声音劝乌克兰“割地求和”。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这场冲突是否暴露了北约的更多困境?
乌尔夫·桑德马克:当然,随着乌克兰冲突的持续,人们明白这场冲突不是为了帮助乌克兰,这只是人们一开始的想法,现在人们发现,这是一场为了战胜俄罗斯的战争。乌克兰冲突已经变成北约对俄罗斯的战争,乌克兰越来越成为美国、英国和北约攻击俄罗斯的代理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德法意等国的的领导人最近前往乌克兰,试图开启一些讨论。但是英国人非常反对这一点,美国也施压不要进行任何和平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