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的教育体系民主化——来自美国代表团的观察
文 /B. Lubkin,翻译 /杭向
原载于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1972年12月。
最近美国到中国的参观者发现中国集中于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同时尝试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应用物理的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是最近7个美国物理学家参观中国并且跟我们讨论他们的观察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看到了集成电路生产,受控核聚变实验,超导重力仪,望远镜--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全部产自中国。美国的参观者普遍印象是中国非常重视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另外,他们发现了一个全社会范围的试图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化的尝试。
大多数物理学家以个人或者科学小组成员的身份旅游参观了中国。但是高能理论学家Marvin Goldberger (普林斯顿大学)领导了一个美国科学家联盟(FAS)的代表团。Goldberger(FAS主席),Jeremy Stone(FAS的主任)以及中国问题专家Jerome A. Cohen受中国科学技术联合会的邀请讨论科学交流和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
物理所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位于北京西北,有600-700名员工。所长,施汝为,于193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大约有150位博士或同等学历者。年度预算为550万元人民币,约合270万美元,Goldberger说。该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包括:磁性薄膜和铁素体和其在电子仪器中的的应用;氩激光,半导体,宽屏彩电;晶体;胰岛素结构;低温物理,地震预报;人造钻石;语言学的声学方面,以及等离子体物理。
在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研究所正在用文革以来建成的设备做θ-捏缩实验。检测设备是现代化的,Goldberger说,它使用激光干涉仪等。这个实验室的访客之一是CK Je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有人告诉他,他们观察(D,D)反应产生中子。Goldberger看到了同样的设备,他们尚没有测量中子能谱,他们也清楚这里有一个校验的问题。这个实验室的另一个访客,高能理论家Rudolph Hwa(俄勒冈大学)见证了一个响亮的捏缩实验的演示。他的印象是,虽然实验室似乎只是在建设初期,考虑到他们缺乏经验(手头只有年轻的物理学家就是证明),它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Goldberger,他们也正在研究激光产生的核聚变,但因为这项工作被转移到一个新的位置,他无法看到。Goldberger和Hwa还听说一个项目,使用激光制造宽屏幕彩色电视。他们没有看到展示,但他们告诉他这种电视比传统彩电画面更明亮,更清晰,一侧屏幕是1.5米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