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下“七八点钟的太阳”,私有制里的“小镇做题家”


  其实,如果可以,试问谁又愿意去当小镇做题家呢?

  谁不想脱离“小镇”呢,谁又喜欢“做题”呢?

  2013年,《中国商报》曾刊过一篇文章《市场化是中国教育唯一出路》,里面有云:

  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方向市场化,人才培养差异化。就像大自然的山一样有高有低,像海洋一样有涨潮有落潮”、“30多年春天的故事,让中国坐上了世界经济总量的第二把交椅,我们同样期待着‘1978’的教育之春能如约向我们走来。

  那篇文章发表的2013年,北京的学区房当年连续四个月上涨1500元。

  也是到2013年时,中国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占比已经达到1/6。

  当教育消费成为一项社会巨量产业时,这背后所体现的就是财富导向之下的中国教育分层。

  毕竟在自由化的市场大潮里,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除非你拒绝进入市场,拒绝参与教育竞争——课外辅导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巨额支出的教育竞争。

  这个时候去贬低挖苦这些孩子及其背后支撑着的家庭,实在是杀人诛心了:大家各安天命,莫哭莫闹,有的人走上年薪上亿的“艺人”之路还依旧不满足、妄图把编制也收入囊中,而有的人就只能埋头做题半辈子——赢者通吃vs苦命半生,你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想起特朗普回应美国新冠治疗贫富有别时的那句话: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要搞五七干校,为什么要搞工农兵大学,为什么要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什么搞“教育革命”……

  他老人家当年的一切战略都是服从于一个思想:坚决不可出现贫富分化、城乡分化、阶层分化。

  网络上曾有一段子:

  某些省份的省委书记,也不如北京的一个街道办主任牛掰。看看人家抽屉里多少张贵族幼儿园、贵族中小学的条子吧。

  80年代“学区分”、“就近上学”的概念出现,这是对1978年《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和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的指导精神的呼应。

  尤为有趣的是,1978年的《方案》中明确提出:

  以后要在重点中小学建设长期规划上,形成‘小金字塔’结构……

  步入21世纪,「学区房」横空出世,小金字塔陡然形成了。

  1958年,毛主席曾提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同年9月,中央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亦有指示: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将一个孩子驱逐出课堂真的是很容易的,容易得就如同把一个阶级驱逐出越来越聚合化的水泥大都市、钢筋大城市……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毛主席像太阳是中国人的贴心感受!希望多发这样的好文章。
0条回复
对毛主席的这些话我深有体会!一九六九年我在人民大会堂受过主席接见、听过总理教导、五一节还上过观礼台!我铭记、我知足、我骄傲!我做牢不怕、受压不怕、审查更不怕!家破人亡、下岗流浪我都闯过来了。我读毛主席的书、跟解放我的共产党走、和人民在一起共命运我怕什么?!八十了、无力气了、但我还能说话!说人话反对说鬼话我力所能及。坚持不失做人一场。
0条回复
呜呼谁有能力废除私有制
0条回复
是黑社会还是社会黑,是谁把好端端的毛泽东时代良好的社会风气弄成民怨冲天的模样?老百姓乐意没事找事吗?人民怀念毛主席,就是因为毛主席真正为人民办事,毛主席容不得老百姓受苦。
0条回复
你看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它看是榨油的材料,根本不是一个立场……
0条回复
内卷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可怜的中国孩子,从几岁起就被送进幼儿园,任由资本压榨成泥!
0条回复
一个小学、中学“义务教育”,也改成公立、私立,普通、贵族。真是两极分化“从娃娃抓起”
0条回复
如今不关心明天八九点有没有太阴,而是关心“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0条回复
毛主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万年仅此一人。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