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香港,告别1997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

  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

  当一辆车消失天际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

  就像你不知道这竟是结局。

  一条船的沉没,像极了一个时代的挥别。

  就在6月21日珍宝海鲜坊沉没的同时,香港警队宣布自7月1日起将全面采用中式步操、步操口令及对答,且会使用普通话和广东话,“yes sir”的英式口号会成为历史,全部改成“知道,长官”“明白,长官”

  尽管“明白,长官”依旧不是契合中国大陆意识形态的话术,但“中国化”的前提必须是先“去殖民化”。

  在这中间,“香港本土化”是一个必经的过渡。

  毕竟现实已经告诉了人们:1997年香港的回归在很多层面都只是表面的,埋坑一直埋到了近十年。

  1曾经沧海难为水

  2012年是一个纪元式的时代坐标,之于中国共产党自身、之于中华民族的政治性扭变,都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惊辟。

  然而正是在哪一年,香港的国民教育(即爱国教育)方案,竟然才姗姗来迟、磨磨蹭蹭地走上台面。

  其时,香港已经所谓“回归”足足十五年。

  即便如此,爱国主义运动在香港又面见了如何境遇?

  2012年5月13日,香港反国民教育的“学民思潮”组织发动“513撤回国民教育课程大游行”;

  7月,由香港部分家长组成的“民声团体”,成立了所谓“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要求港府撤回国民教育课程,此后又联合“教协”等团体发动“全民行动,反对洗脑729大游行”;

  结果是,2012年9月8日,时任特首梁振英被迫宣布取消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三年开展期规定,改变为由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开办国民教育科及其教学方式”……

  这等于是将「爱国」这一现代国家之政治必须、又是国民朴素情感之凝聚的基础性国家工程,交给了暗流涌动的“泛民”们,以及他们背后始终虎视眈眈的英美。

  可以将目光投向史海深处的1948年。

  那年底,当人民解放军在淮海地区将国民党杜聿明、黄维兵团死死围住、同时实施对平津守敌的战略包围时,英国内阁曾对中国局势进行了一番谨慎论证,最终采纳了外交大臣的建议:必须守住香港这个“英国在中国的最后立足点”。

  1949年4月,解放军集结长江北岸,整装待命渡江,惶惶不可终日的英国殖民当局下令军舰“紫石英号”强行逆江而上,闯入我解放军防区,引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一天之内,“紫石英号”事件使英国紧急增兵香港至 4.5万人,同时密令港英当局修订并公布新的《紧急条例》和《入境条例》,强化了“违者处以死刑”等条款。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