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西方言论自由的虚伪

2022-10-02 1113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塞戈莱娜·罗雅尔(资料图)

  上个月,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前女友,塞戈莱娜·罗雅尔在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上的节目中表示,她对乌克兰的宣传提出质疑之后,商业调频电视台的总经理宣布,与罗雅尔的关系就此破裂。

  在9月1日的电视节目中,罗雅尔针对乌克兰方面就布恰以及马里乌波尔妇产医院惨案所作解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她说,必须从法律层面禁止基辅在法国电视台搞宣传。她说,“这会妨碍我们做出仔细权衡利弊的决定,而泽连斯基正利用这一点服务于自身利益”。

  就这罗雅尔的这么几句话,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就要封杀罗雅尔。从《俄罗斯报》的报道中,没有看到罗雅尔有什么激烈的语言,也没有看到罗雅尔有什么特别激烈的观点。当然,她的观点是对是错,要看她所说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这里在查明实际情况之前,对其观点是对是错的判断都不是很慎重的。

  问题在于,法国这类西方国家和媒体不是特别崇尚言论自由的吗?罗雅尔说的这几句话,并没有特别地激烈,居然也不能被法国这个媒体所容忍,这是不是有点极端,或者说实在有点小心眼了呢?这就是西方所崇拜和宣扬的言论自由吗?那么西方的言论自由都到哪儿去了呢?

  2015年1月,法国巴黎发生了一个杂志《沙尔利周刊》办公地点发生了重大的恐怖袭击案件,有10名记者和两名警察在袭击中丧生。原因在于,这家周刊刊登了在穆斯林看来,是侮辱了他们先知的漫画。当然,恐怖袭击是应该遭到谴责的,也是应该坚决予以打击的。这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西方媒体一致认为,《沙尔利周刊》刊登一幅漫画是属于言论自由的一部分,而言论自由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说实话,《沙尔利周刊》干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2006年2月,《沙尔利周刊》刊载了一家丹麦报纸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的漫画,引起了穆斯林世界的震怒。

  2011年,《沙尔利周刊》又刊载了一幅涉及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的漫画,引起巨大争议。因为这幅漫画,其办公楼遭到汽油弹袭击,这家杂志社也因为涉嫌种族歧视而被告上法庭。但这家周刊并没有因此收手。

  2012年《沙尔利周刊》发表了好几幅影射穆罕默的漫画,包括一幅裸体漫画,还有一部诋毁穆罕默德的美国影片,在一些伊斯兰国家引发大规模反美抗议。

  多次前科,劣迹斑斑,但西方媒体对这家周刊的态度都是袒护,都说这是言论自由所允许的。他们从来都不认为对伊斯兰教以及对其先知的不敬有什么问题,甚至在他们的观点和态度中,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两相对比,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西方基督徒们眼中的所谓异教,无论如何攻击和不敬,都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些攻击和不敬,都是西方言论自由所保护的对象。而对于违背了所谓“政治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即使再温和,即使再客气,那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谓言论自由,是不能保护这种违背“政治正确”的观点与做法的。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