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黄巢为什么是“正面人物”
成了正面人物?
实际上,在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所有农民起义军领袖,都是“正面人物”,起码要比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正面”,起码要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地主豪强们正面。因为这就是事实,他们之所以要奋起反抗,是因为受了无穷的压迫。
妖魔化“黄巢”,以及妖魔化历史上所有的“反抗者”、“造反者”、“农民领袖”,是长期以来的互联网显学了。
潜台词是——你们这群蝼蚁不配。
唐朝皇帝可以奢靡无度、昏庸无能,唐朝地主可以剥削压榨、兼并土地、聚敛无度,唐朝军阀可以分裂割据、祸害一方……但黄巢你不能生气,你不能造反,你不能做奋臂螳螂。
偏偏黄巢们不高兴,觉得不公平,要做“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大将军”,要“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所以,黄巢就成了“吃人狂魔”了。
是的,站在文明的角度,看到唐王朝的毁灭确实有点可惜,但是谁让唐王朝走到这一步的呢?是黄巢吗?不是啊,正是贪婪无度、残暴不仁、昏聩无能的皇帝、群臣、士大夫、节度使、地主阶级啊!“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可惜吗?不可惜,唐朝的硕鼠蛀虫们早就该被挫骨扬灰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起义军领袖一直是“正面形象”,在我小时候,他们甚至是小人书上的“英雄”……你不服,去问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碑文的作者吧。
黄巢起义失败了,所以在当年的唐末文人笔下,他的形象必然是丑陋、可怕的。
我们离黄巢太远,所以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但黄巢写过两首诗,一直流传至今: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只要稍有文学审美的人,都能看出,这样两首诗,似乎和个人的低级趣味不太相关,他追求的东西,似乎也不是蝇营狗苟升官发财。
是的,黄巢的农民起义对唐朝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死了很多人,但要问一句:数千年来,是短短一瞬的黄巢们“吃人”多,还是统治阶级数千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吃人”多?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过:国民党的宣传文章,为了恐吓民众,往往把红军形容成青面獠牙、杀人吃人的怪物。
当代公知的地摊文学中,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仿佛被描绘成了修真界的老魔,他们说洪秀全吃饭要吃带毛的珍禽异兽,把珍珠宝石当饭吃,拥有几万个后宫嫔妃……你信吗?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这么一个段子:讲的是令狐冲协助任我行杀了东方不败,复辟成功,听着日月神教的人“检举揭发”东方不败荒淫无耻……他们说“东方不败奢靡无度,一顿吃几十头牛羊,一晚上睡几十个美女”……东方不败是个练了葵花宝典的残缺不全的人,他如何能夜御数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