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这样的处理,笑到最后的会是谁?
接前文《从《满江红》到《流浪地球2》,究竟在争什么?》,本文是系列的第二篇。
三
如果只是普通的价值观冲突,那也无伤大雅,但涉及电影《满江红》争论的价值观冲突,并不普通,甚至也不只是关系到价值观问题。所以,确有进一步理清的必要。
再重复一下,这部片子确实没有公开给秦桧翻案。但这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也不等于问题就不严重。也不要以为电影这么设计,不至于颠覆公众头脑中已经固化的秦桧形象,就认为无伤大雅,看电影的观众里面可还有很多是孩子呢。
电影虽然在价值观上没有改变秦桧的形象,但他给出对待秦桧这种人的“该杀可杀却不杀”的处理方式,如果被社会广泛认同,会对秦桧的精神衣钵传人极为有利。
明明有机会能杀而不杀秦桧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不是在用惩罚的名义(让他背诗的行为以及产生的效果)对不可饶恕的人进行宽恕(让他继续活着,结果还继续卖国)?
如果是这样,围绕《满江红》这个情节产生的争论,无论如何也避不开一个话题:秦桧罪大恶极虽是共识,但他可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以某一种形式给以宽恕?
秦桧这样的人最需要的宽饶恕是什么呢?当然是让他面对死亡直接威胁时,可以放他一条生路,不必付出死亡的代价。只要可以不死,让他做什么,他都觉得自己赚了,自己都是获益者。
因为对秦桧这种没有道德底线也没有道德约束的人来说,重视的是卖国的利益和卖国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对秦桧来说,最大的代价就是自己被消灭,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
秦桧作为投降派爱国者第一形象符号,为什么要用塑像的方式让其跪了一千年。这样做,不仅仅是让后人记住秦桧罪大恶极,还有绝不可宽恕的警示作用,秦桧罪无可恕,活着该杀,死了该跪。不但当代人不可宽恕,后代人也不可宽恕。这才是前人设塑像让秦桧跪了千年的完整意义。这才是站在本国家和民族立场上,对待罪大恶极投降派卖国贼态度的完整表达,其中既有事关对待秦桧这种人的基本立场、基本是非和价值观,又包括对待秦桧这种人的方法论:任何宽恕都是对秦桧的同情,是对岳飞的不敬,也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亵渎,甚至背叛。
如果秦桧这样罪大恶极之人,是可以得到宽恕的,那秦桧跪像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对秦桧来,能够让他死而不让他死,这不但就是宽恕,而且是他最想要的宽恕。恕。即便立场看似没有动摇,但惩罚机制以及秦桧的代价却变了,对待汉奸的方法论却有“鬼”了。
出卖民族利益,卖国求荣,犯的就是不赦之罪。只要有条件,就必须让其付出最惨痛的代价。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国际丛林法则中生存必须要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