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水浒》毒害青少年?


  最近,“网民称水浒毒害青少年应从课文中清除”的话题又登上了热搜:

  这不过是一个媒体热衷于炒作的话题,以往的话题主角要么是“专家”、要么是“委员”,而这一次则变成了某匿名的“网民”。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自打问世以来就没少过这样的争议,理由也是出奇地一致。

  明代官方文学奖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说:“但《水浒》,崇之则诲盗”;嘉靖年间镇压过瑶民起义的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田汝成更是咬牙切齿地憎恨恨《水浒》坏人心术,诅咒作者施耐庵“子孙三代皆哑”;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查禁《水浒传》,起因是崇祯皇帝要剿灭轰烈烈的江湖造反,害怕这本造反教科书发挥威力……

  到清康熙五十三年,搞出了个“禁坊肆卖淫词小说”,要将《水浒传》“毁其书板,禁其扮演,庶乱言不接”;乾隆皇帝把民风恶化,民众入帮入匪,归结为人们阅读《水浒传》所致:“如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清人刘銮也宣称,“张献忠之狡也,日使人说《水浒》、《三国》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

  好家伙,明明是朝廷腐败不堪,民不聊生逼得老百姓造反,皇帝老儿不自我反思,反倒来怪一本小说。

  近代的文化精英们深谙驭民之术,便传出了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所谓“《水浒》毒害青少年”的说法基本也是这个意思。

  要说《水浒》“毒害”青少年,一百多年前还真有一个少年,对《水浒》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且一读就是70年,几乎伴随了自己一生,还真实地上演了“逼上梁山”的一幕,并捅出了天大的娄子,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1906年秋,在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毛主席就一遍又一遍地读过《水浒》:

  我不顾教师的告戒,读了《岳飞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等书,而教师则深恶这些不正经的书,说它们害人。(据《西行漫记》)

  在回忆起自己少年时的经历,毛主席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对这一点很纳闷;在分析小说的内容后,他发现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这样是不平等的。《水浒》里汇聚在梁山反对这种不平等的人物,便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

  1917年前后,毛主席在长沙湖南一师主持新民学会期间,建议同学、会友们读一读《水浒传》;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