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官媒傲批孔乙己,凡事就怕合订本


  “爹味”的本质是封建维稳,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官言官语的冷血、以及大多数情况中那种以宽慰笑颜作为冷血蔽罩的做派而感到震惊。

  培养小镇做题家、鼓励无上限的内卷、赞美如张锡峰这样的校园卷王领袖,包括大肆宣传张锡峰的名言“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城市里的大白菜!”——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一个现象:不是所有的猪都能拱到白菜的,相当数量的猪终究会无菜可拱,沦为“养肥了就杀”的弃子。

  那么,他们过去十年用以拼命养膘增肥、幻想“吃得苦中苦 方为猪上猪”的努力,就成了孔乙己无用的长衫褪之不去。

  此时,爹味说教又摇身一变,再以安慰姿态示众:放平心态,不必要非得以“拱到白菜”才能视作成功……

  众猪傻眼!过去十年的奋斗信仰崩塌。

  两个道理:

  道理①:有些话本身其实是没问题的(“学历不代表一切”“应当放下学历架子”),但不是没问题的话语就谁都能来说,比如某些阶层人士就没资格对芸芸众生说。原因很简单,也就是道理②:因为凡事就怕看合订本。

  就本质而究,不论是合订本前半部分对做题学子鼓吹的“内卷有理”“改变命运”“日夜奋战”,还是合订本后半部分对职场失意的高材生们劝慰的“平淡是真”“平淡是福”………看似笔锋扭转,实则一体两面:其首义都不过是维持「秩序」罢了。

  盛唐似锦,新一届进士排队进门的时候,李世民就站在城楼上庆祝,欣慰而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晚清垂暮,左宗棠官至万人之上高位,依旧要在62岁高龄谋求科举名位…

  还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台词吗:

  科举制的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志士。

  让天下的人才都进到考试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成不了气候。

  文人如果是布衣,一无所有,他就为所欲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说什么就说什么;但他如果做了官,就会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因为他舍不得头顶上的乌纱帽呀。

  从官方到民间,从庙堂到课堂,四十年来向学生群体们灌输的正是饱满诱人的那十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几乎没有人会去告诉孩子们:

  ① 为什么必须要当“人上人”?

  这句我们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奉为真理的话,事实上是不折不扣的、冷血的资本主义成功学——“人上人”,人身之上亦有他人,人身之下亦有他人,这便构筑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阶级压迫体系。且由于深谙“一旦成为人下人就一定会被人歧视、被人欺负、被人打压”的社会现实,所以个个都不择手段地妄图成为“人上人”。哪怕,是踩着别人的头颅,是违法乱纪忤逆人伦,是置人格尊严于不顾……也要“成功”!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教育。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