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复:市场经济,只是社会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宪政—市民社会,是中国另类意识形态的根本理念,是另类意识形态者们言论和行动的纲领。在这集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的纲领中,经济是基础的、决定性的,有相对独立性。这是他们首先抓住“市场经济”大做文章的原因,也是把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的市场经济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原因。
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市场拜物教”的信徒们都跑出来了。一些人好像从西方上帝那里嗅得了天机,拼命鼓吹“市场经济”,鼓吹“资本至上,市场万能”。与之相伴随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毫无忌惮的攻击和诋毁。“马克思欺骗了全世界”,“不是消灭私有制,是扬弃私有制”,“剩余价值是雇主、职业经济人,还有工人共同创造的”,现在是“劳动剥削资本的时代”等等。我们党提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至上”,另类意识形态玩弄伎俩,把“社会主义”弄没了,“人民”弄没了;我们党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行”弄没了,“真理之光”弄没了。
谁都知道,对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所持的是鲜明否定的立场;况且,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可这些人还是带着西方二三百年前“市场经济”那一套,招摇过市。几十年前是这一套,现在还是这一套,没有什么新长进、新把式。时代不同了,一袭旧时披挂再闯江湖,不会“翻车”吗?会的,因为诸葛亮的“空城计”只能唱一次。
一、原本意义上的市场和市场经济
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就是交换。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便出现了物的交换。
国外有学者描述了最初的交换——物物交换。在部落外有掠夺交换、无言交换;部落内部有赠答交换。“掠夺交换”,是狩猎部落在农作物收获期夜间闯入农田,掠夺农作物,并把带去的剩肉放在田地里。“无言交换”,是狩猎部落夜间将猎获物放置在一定场所,并画出所需要的猎获物,第二天对方部落将所要猎狩物交给他们。“赠答交换”是本部落内部成员相互赠与物件的交换。这与现代法上赠与无返赠义务是不同的。
货币出现以后,开始了币物交换,使买卖逐渐从物物交换中分化出来。在买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注入了诚实信用要素和责任要素,合同便产生了。合同关系发生的根本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工,其直接经济原因是交换。合同正是商品交换的凭证。我国早期的合同,合同劈为两半,双方当事人各执半,所谓左卷、右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商品交换中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凭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