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再批戈尔巴乔夫(深度警世)
编者按:昨天,是戈尔巴乔夫九十诞辰,包括拜登在内的帝国主义头子都向他祝贺,我们应该认清他真面目!
漫步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不论是在美丽的莫斯科河边,还是在一望无际的伏尔加河平原,抑或在古老深沉的英雄之城圣彼得堡,在美丽如画的克里米亚海滨,一个强烈的感受时时激荡着冲击着我的心扉——那就是作为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伟大民族,俄罗斯人民在外敌入侵面前所表现的坚强意志和抛头洒血的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
如果你没有到过俄罗斯,没有对俄罗斯人民的战斗精神作一个实地的考察和了解,我敢说,你对“战斗民族”这样一个时下全球流行的称谓,你的理解肯定是表像的和肤浅的,你不会有那么真切那么深刻的感受。
一幅幅画面至今想来依然那么让人热血贲张:
这是将近100年前的画面:
1918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遭到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围攻。在列宁领导的新生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俄罗斯人民以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浴血奋战,凭着血肉之躯构筑的盾牌,硬是把敌人打出了国门之外,并最后打败了帝国主义联军。这几乎震惊了世界,因为当时全世界的舆论都认为,面对强大敌人,苏俄政权灭亡已是旦夕之事。
如今我们只有在纪念馆里,领略红军士兵踏着战友尸体英勇冲杀的悲壮场面,还有那写在墙上的数以万计的长长的烈士名单。没有拼死作战的血性,仅仅凭着靠工人赤卫队组建不久数量不多的红军,不可能战胜装备精良的帝国主义列强。
这是另一幅画面:
1941年,二战中入侵苏联的德军已经突进到了莫斯科郊外,敌人用肉眼已经能够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塔尖了,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危在旦夕,然而,此时沉着坚定的斯大林却在莫斯科红场正举行大阅兵,苏联红军以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昂首阔步行进在红场上,而出了红场便直接开赴战场,那种“誓与祖国共存亡”的呐喊,气壮山河。
那样一个军民昂首阔步奔向战场的画面,至今都是一个战斗民族的时代经典。此后三年,在1700座城镇7万个村庄化为废墟,32000座工厂,6500公里铁路,1135口矿井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先后有300余万苏联共产党员为保卫国土英勇牺牲,有2700万军民死于反侵略的战场,但是斯大林硬是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德军,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德国首都柏林的议会大厦,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如今,遍布俄罗斯国土上的那些英雄纪念碑和力克强敌的英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融进了俄罗斯人的血液里。那个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枪眼的英雄列兵马特洛索夫,那个用血肉之躯带领部队击毁德军十八辆坦克的师政委克罗奇科夫,那个曾经创造空战奇迹的歼击机飞行员阿列克谢克,还有为我们熟知的卓雅、舒拉,等等,他们的英雄雕像都高耸在城市街头,成为一个战斗民族的精神象征,供后人缅怀和瞻仰。据史料记载,3年卫国战争,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英雄多达11635名。在俄罗斯,听人讲述这些英雄的故事,至今都是初来俄罗斯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