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乌克兰在冲突中情况不妙
俄乌冲突已经进行了十五个月了。人们最初认为俄军会以摧枯拉朽的势头很快就能击败乌克兰。后来人们发现,俄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强。但客观地说,俄罗斯的总体实力比起乌克兰来还是要强出来不少。尽管如此,俄军打得并不顺手。特别是去年八月,乌军的反攻得手,很多西方舆论则一下子转过来,认为俄军必败无疑。
后来,俄军改变了策略,不再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强攻,也不再把占领乌克兰更多的土地作为军事行动的目标。入冬之后,一直到现在已经入了夏,俄乌双方都没有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乌方来说,其反攻能力还是差一截子,现有的兵力以及武器装备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具有较强打击力量的反攻。而再来看一下俄军,似乎俄罗斯方面并没有在短期内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态势。
原来的西方舆论分析认为,俄罗斯也是要发动进攻的。而且认为这种进攻是要在春季开始的。然而春季过去了,夏季来到了,俄军似乎并没有要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企图。在巴赫穆特的战事,似乎就是在维持现状。围绕巴赫穆特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乌方是拼命死扛,但俄方却似乎不是尽全力来进攻。
俄罗斯在这个时候似乎不再像特别军事行动初期那样,一个进攻连着一个进攻。像对马里乌波尔那样惨烈的战役,俄罗斯方面没有而且似乎也不会再打这样激烈的战斗。据说,巴赫穆特也具有像马里乌波尔那种坚固的地下工事,所以俄方如果要全部占领巴赫穆特,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俄罗斯现在不想打这种高成本的战役。所以俄罗斯几乎肯定现在改变了某些策略。
从总体来说,俄乌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对于另一方的压倒性优势。从一开始,美西方就准备用乌克兰的战事来消耗俄罗斯,认为通过对乌克兰几乎无限制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俄罗斯一定会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所以美西方认为,用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非常划算。反正他们就是把乌克兰当炮灰,当棋子。就算是把乌克兰打光了,美西方一点都不会心疼。只要能把俄罗斯消耗得弱不禁风,那么他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俄罗斯已经看出了美西方的战略意图,所以俄罗斯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实力,不能硬拼,会把自己拼光的。就算是没有拼光,如果被拼得太过虚弱无力,也是吃了大亏的。所以,在现阶段,俄罗斯主要是保持实力,一般不主动出击。这就有点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敌不动,我亦不动,敌若动,我亦要动。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反倒能够占有先机和主动。
原来也有媒体分析说,俄罗斯可能要发动春季攻势,但实际上俄罗斯并没有这个打算。而乌克兰是一定要发动反攻的。乌方已经多次做出反攻的宣示。从这个态势来看,乌克兰因为一直在宣示要进行反攻,而俄罗斯方面则不置一词。俄方既不说自己一定要反攻,也不说自己一定不会反攻。在这种情况下,俄方就会处在主动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