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用“为民执法”取代“人性化执法”意识


  【摘要】近日读了一篇主张“人性化执法”理念的文章,批评福建闽侯市场监管部门对一普通农民非常不起眼的“违法”行为的错误的“执法”行为,特别赞扬了闽侯法院的的处理方式。强调这种处理方式是“人性化”执法。这实际上是用西方法律理念中的抽象的人性理论解读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法理念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性。法律的本质就是阶级性,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无产阶级意志和人民意志的表现。其执法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民执法”观念。但媒体和法律界多年不讲法律的阶级性,不讲“为民执法”意识,这是错误的。应该《用“为民执法”取代“人性化执法”意识》。

  读了昆仑策网6月16日署名陶余来同志的一篇文章《让人性化执法成为严格执法的有机内涵》(以下简称陶文,见附件)。文章主要批评福建闽侯市场监管部门对一普通农民的错误的执法行为。

  2019年9月,福建闽侯农民陈依伯以122.5元买下邻居菜地里35公斤芹菜,并转手卖给某蔬菜批发商行,赚了14元。次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该批芹菜为不合格产品。2022年4月,市场监管部门对陈依伯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14元,处以罚款5万元。但陈依伯未按期缴纳罚款,也未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2022年12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催告并加处罚款5万元,并于22023年2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一审闽侯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近日,该案二审驳回复议申请,维持了一审裁定。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这起案件中,陈依伯并非职业菜贩,系首次违法,获利金额较小,且其本人并不知晓销售芹菜不合格,案发后能配合调查,积极举报他人无照经营,具有立功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应当依法予以减轻或不予处罚。

  文章还例举安徽合肥等一些地方发生的饭店超范围经营“拍黄瓜”等凉菜被处罚的事。有专家认为,在罚款之余,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针对商家的培训和引导。“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要想堵上食品安全漏洞,事前服务和事后处罚同样重要。”还有专家建议,在罚款的时候能否结合商家实际经营情况,对多次引导培训后依然产生违法行为的商家再进行处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回应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与此同时,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